啊,还漏了一点,是对有功的女人的抹黑。沈悠顿了顿,又补上一句,这个,让人想起了什么呢
宋朝之前的各王朝人都没什么太大的想法,可是宋朝之后,比如老朱家的人,那就瞬间悟了。无非是一踩一捧,目的在于加固男人的位置,拉低女人的地位。
一正一负,效果必然是极好
范文正公的上书如同石沉大海,刘太后依然主持朝政,直至明道二年,刘太后薨,宋仁宗才开始亲政。而在这四年里,范文正公请求离京为官,得以出任河中府通判,次年又为陈州通判。期间,范文正公多次上书陈明大宋的利弊,请求消减郡县,精管官吏。又建议朝廷不可罢免职田,认为“官吏衣食不蹲,廉者复浊,何以致化”。然而可惜,他的上书并没有得到朝廷采纳,好在,宋仁宗感其一片忠心。
是以,在宋仁宗亲政后,即召范文正公入京,拜为右司谏。也是在这一年,宋仁宗皇后郭氏误伤仁宗,宰相吕夷简因与郭皇后不和,遂主力废后。范文正公以为废后不妥,便与丞相吕夷简当庭辩论,吕夷简理屈词穷,无以为对。然而第二日,宋仁宗即下诏贬范文正公知睦州,这是范文正公第一次贬,却不是最后一次。
说到这儿,不得不说,“无定志”这三个字对宋仁宗的评价实在再恰当不过。是的啊,宋仁宗一朝,两府四十余人,都是屡进屡退。说到屡进屡退,大家肯定想到一个人了,苏轼,苏东坡啊网络上不是流传了这样一句戏说,其弟苏辙不是在升官就是在捞哥的路上吗苏轼被贬得都成了人尽皆知的吃货。不过,苏东坡可不是宋仁宗贬的哦
吃货苏轼
捞哥升官的苏辙
只是作为一个皇帝,反复无常,朝令夕改,令人无所适从,于国不利。毕竟无论是用人或是用政,皆非一朝一夕可见效果。偏他一时一个样儿,那不是让人完全不知如何应对,也就一事无成。
宋仁宗赵祯只觉得难堪,他的问题他不是不知道,当然,朝中的臣子们都不敢跟他直言,此时被沈悠指出,赵祯想到自己相当于被天下人都剥开看得一清二楚了,心里的想法,复杂无比。
宋仁宗景祐二年,也就是在范文公被贬的第二年,唉,这年号换得,怪不得洪武帝规定一个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呢,太烦人了。这得多难背啊时间都搞不清楚。我努力为大家理清这些时间。沈
悠对于频繁改年号的皇帝们实在是烦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