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计划是顾清许在看到丁斯扬竟然能携带建筑同步穿越后,冒出的一个疯狂想法。
基地之前提交给上面的计划是,由先遣二组人员对时星做初步了解后,靠第三批,第四批甚至是
第五批,第六批人员慢慢搬运设备和材料到时星,结合当地资源,建造小型驻地。
然后一步一步扩大规模,直到能成为卡蓝国在另一个星球的第35个管辖区。
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等不及了。
谁也不知道丁斯扬下一次从时星回来会闹出什么动静。
现在的和平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一旦穿越的秘密被揭露,卡蓝国会瞬间成为众矢之的,其他所有国家,不论曾经是否与卡蓝国交好,都会在巨大的诱惑下联合起来,共同逼迫卡蓝,要么共享穿越,要么带着穿越一起陨落在这片土地上。
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步伐,至少要让自己的拳头硬到没人敢来碰顾清许在向上级的汇报书中,重重写下这一句话。
现在这样,每次几个人,就算能跟着丁斯扬来来回回,面对一个庞大的世界,可以做出多少事每天忙着活下去已经占据了他们绝大部分精力,根本不可能系统性地去开发时星,所以
顾清许在紧急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建议直接在卡蓝建造好一个,将“保卫,开发,生产”高度融合的完整结构,然后全体建筑及里面的人员全部随丁斯扬穿越到时星。
一步到位
人员过去后便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地从事精细探索,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等待着丁斯扬的盲盒。
当然,如果真要建造这样的完整体,那我们布设的穿越人员组成也要做调整。
计划书再往后翻一页,就是顾清许的第二部分建议。
现在基地选拔的穿越人员完全依赖异能士和战士,这从一开始就错了。
保卫的战士,开荒的工人,研究的专家应该缺一不可,每颗螺丝钉都拧在准确的岗位上,机器才能动起来。
而不是一味通过抱佛脚的方式,指望门外汉的战士和异能士们去学习采集样本,或者辨别可使用资源,这样效率太低了。
网撒得虽广,但网洞太大,还是什么鱼都补不着。所以不如去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刘一夫看着顾清许这份报告都气笑了“我看你是真疯了。”
“就算这样的完整体能够跟随丁斯扬全须全尾地穿越过去,那里面的人呢战士和异能士都是抱着一去不回的决心,听从安排,参与机遇任务,按照你的报告,你还需要工人和专家
这两类人,你要如何选择
普通的工人涉及到保密和服从性。
就算他们能通过一些手段瞒下,从极星穿越到时星这个过程,人都长腿了,会自己跑,顾清许能保证他们都老老实实待在沙县里面不出去吗
万一他们突发好奇心,跑出沙县,不管是冰封的世界,还是火热的世界,又或是巨林的世界,哪一个看上去还像在极星
要么吓死,要么被时星诡异的生物弄死,二选一吧。
顾清许
刘一夫继续分析
说到专家,这还要难,因为涉及到损失不起的情况。
一个战士,通过选拔,再训练两年,就可以成长起来;而一个专家,根本不是想成长就能成长起来的,他既需要先天的智商条件,也需要后天的外界培养,万里都挑不着一个。
更何况如今参与进机遇的专家们都是各专业的佼佼者,把他们送去时星,卡蓝不发展了吗
顾清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