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也听得心中一团怒火,李三郎这个如今看起来乖巧可爱的孩童,来日竟要对太平斩尽杀绝太平那般疼他啊
她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附身提醒道,“陛下,此事该如何”
晚年愈发相信鬼神之说的武则天眼中虽闪过寒光,到底是轻叹一口气,“你可记得胡亥的下场据仙人所言,上此榜单之人自带惩罚制度,尔等勿要插手惹怒仙家再者,朕也想看看朕这个孙子到底做了何等功绩,惹了何等祸端,能得玄这个庙号
她终是意难平,太平是自己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孩子啊遂冷声道,“大诫可免,小惩还是要罚的传旨下去,让他闭门思过半年,不许踏出房门半步,每日抄上两千遍孝经命人呈上来,完不成打手心
天音仍在继续,
不得不说,年轻的李隆基确实是处处想效仿那位人人缅怀的太宗曾祖父,他也想做下一个大唐白月光而且,他幸运地接收了来自女皇祖母的遗产她亲手选拔出来的能人贤臣。身为开元盛世的明君贤臣的奠基人,如果说姚崇是开元年间的房玄龄,那宋璟无疑是开元年间的魏征。
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这么评价姚宋二人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税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
但是,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从姚崇宋璟二人上任不过短短几年,就被李隆基逮着借口赶下宰相之位一事,其实,我们就能瞥见一丝蛛丝马迹的端倪他和李世民,终究是不同的。
李世民超乎常人的能力带给他强大的自信,让他敢毫无顾忌地信任大臣;而李世民强大的自律自控力,让他能把仁政一事几十年如一日地执行下去;而多疑,则是刻在李隆基骨子里的烙印,这也导致他的用人原则与太宗截然不同,他信奉的用人之道,是专任而不久任。
贞观群臣心情沉重的同时,又顿时觉得自己面前的象牙笏板更亮眼了,英雄生逢其时,更逢其主,是何其的幸运
很快,李隆基重新把被他贬黜的张说召回京中,拜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张说不但在武周时期被称为一代文宗,深受女皇赏识,而且他还精通兵法,有勇有谋,堪称文武双全,多年在边疆任职的经历,让张说看到唐军的积弊,他上任后,以全家一百多口性命为担保,向李隆基提出一个重量
级建议裁军。
贞观群臣议论纷纷,裁军府兵以均田为基础,兵卒自给自足,何须裁军
他为什么要提这个看起来很荒唐的建议呢因为此时的唐军,早已不是唐初那群骁勇善战、忠心为朝廷赴汤蹈火的将士了,随着大唐帝国疆域的扩大,随着大唐再也没出一个李世民那样身先士卒、在军中威信无人能敌的帝王,这时的很多边疆将师心思已经开始飘了。天高皇帝远,他们一边拿着朝廷的军饷,一边把士卒当成私人劳动力,让他们为自己屯田开荒
尉迟恭暴怒不已,混账我尉迟老恭真想去把这些蛀虫全抓来砍了魏征冷笑,你杀他们寡不敌众听过吧
李世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无力感,朕的大唐,终究要朝着那个让人心神俱碎的命运前行么秦始皇嬴政世民,勿悲伤仙人定会助你大唐
汉文帝刘恒世民,要不你来大汉吧似乎我大汉的后代个个还算争气,没什么昏君。我代表大汉永远欢迎你
明tai祖朱元璋瞎,大兄弟,话不能说太早了
明成祖朱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太宗大大不要悲伤,明天会更好的唐太宗李世民知我者,谓我心忧。随着画面的转变,天音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