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皇太极时期,蒙古尔泰死时,大福晋要殉葬被皇太极拦下来,最终以剪发脱珥来代替殉死,这说明这个时期满足已经有用剪发脱珥来代替殉葬的先例,与春秋时期用陶俑或者木俑代替人殉是一样的。
但是当时还有乌拉福晋和侍妾殉葬,皇太极默许了。说明他并不是真正想废除殉葬制度,只是出于遏制日益奢侈的丧葬之风
多尔衮冷笑。
逼死他的母亲时就要人殉,轮到自己死了就舍不得让自己的妃嫔人殉,皇太极什么目的很明显了。
不过是为了削弱自己罢了。
清朝入关中原后,最大一次的人殉就是董鄂氏的死,就跟朱元璋为儿子朱标选了一大
批殉葬者一样,福临为董鄂氏同样选了一大批殉葬者。命令太监和宫中女官三十人赐死殉葬,还亲自为她守陵。这三十人的殉葬规模已经超过了清朝历代皇帝。
不过比起朱元璋为朱标,顺治帝都算仁慈了。
朱元璋脸色阴沉如暴风雨即将来临。
天幕竟然拿他跟抢他天下的满清比,而且还是夸蛮夷贬低他这还是汉人吗再一听到朱标死在他前面,朱元璋心里一个咯噔。他的标儿,怎么会死在他前面
后来福临深情到想出家,被孝庄太后阻止,替换成太监为替身出家。福临还经常去寺庙,跟方丈说觉得他与佛法有缘还是想出家,看到这里觉得挺讽刺的。
杀戒是佛家五戒之中的根本戒之一,佛家首先就是不能杀生不能造杀孽你刚刚殉葬害死那么多人,跟方丈说你跟佛法有缘
如果不是你是皇帝,换成现代,要么是方丈报警,要么是武僧伺候。
大唐时期,长孙皇后皱起秀眉“这皇帝太虚伪了,一边殉葬那么多人,一边还想出家修佛,哪有这样信佛的
李世民笑着拉起长孙皇后的手“那说明他不如观音婢虔诚心善。”长孙皇后反手抓住他的手“日后我若是先走,陛下可千万不要学他。”“当然不会。”李世民笑得很轻松。
但此时的李世民还不知道,在长孙皇后病重时,一向不信佛的李世民开始到处求神拜佛,大修寺庙为长孙皇后祈福,光是废寺就修复了392所。
帝王的爱十分明显,爱在哪里,偏爱和权力就在哪。
虽然历史上评价长孙皇后是贤后,不干政,但其实根据史料,长孙皇后住处有东宫的丽正殿和太极宫的立政殿两个地方。
丽正殿是东宫正殿,长孙皇后生李治就是在此;
立政殿在太极宫的位置,太极宫就是李世民处理政务的前朝宫殿,不属于后妃后宫区域,也就是说长孙皇后可能长年同李世民住在立政殿,可以陪着李世民一起讨论、处理政事,是有接触朝政的机会。
以李世民的开明和唐初的风气,哪怕分权给长孙皇后,也并不奇怪。
不过整体来说,清朝殉葬者并不多。
除了福临为董鄂氏殉葬三十人,努尔哈赤死后三人从殉,皇太极死后二人从殉,福临死后二人从
殉,多尔衮死后一人从殉。也不再是局限于女子或者后妃,多了男仆、侍卫、大臣等。
就凭这个,还是值得一夸。
对比一下汉人统治者朱元璋,真是好太多。
荆咕也就越发不理解,朱元璋是跟女人有仇吗不但要女人殉葬,还是大批大批的女人,既然讨厌,又要很多。
直到康熙时期,汉族官吏朱裴上谏陈述殉葬制度的弊端,认为殉葬制度是极其残忍的,康熙皇帝准奏,下旨严禁殉葬。
虽然这道旨意并没有触及到皇帝和亲王贝勒等高等贵族,但是帝王死后的殉葬制度从此后基本退出舞台。
让我们说谢谢老朱,谢谢老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