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照料孩子、制作食物。女性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受到氏族成员的尊重和崇敬。
为了防止氏族中有人因无法获得生活物资死亡,氏族实行的是公有制,也就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归于氏族全体成员的“原始共产制度”。
儒家弟子首先受到震撼。
他们一直提倡“天下大同”,觉得物资平分才是真正的大同社会,没有阶级,资源共享,但是没想到人类历史上早已有这样的公有社会,而且竟然是女性为主导。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类社会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展出了农业和畜牧业。
注意,农业和畜牧业最初也是女性所发现,并且由女性全权掌握,由此母系氏族进入了繁荣期。
谁能想到,在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原,形成的保守性自给自足农业经济,阶级压迫下,女子在最底层。
因为人们历来认为男性在农耕文明更有优势,体力上能耕作更多土地,传承上以男丁为主可以保住田地,不会因为女子出嫁分走家中的土地。
女子在农耕文明里显得处处弱势,处处都是被用来抵押的资源,但同样是女子,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发现农业和畜牧业,也是最早掌握农耕文明技术,和畜牧养殖技术的。
但是,由于女性需要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等诸多琐事,女性不得不逐步将耗费时间和体力的耕种、放牧等生产工作让渡给男性,并且导致男性逐渐取得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
照顾孩子料理家务是只能女性做吗并不是,只是男性不愿意做。
从原始人时期,上古母系氏族开始,男性就不愿意做。
男性的血液里流淌着狩猎的本能,以及侵略的本性。各方面的侵略,比如权力,比如领地。
比如,对女性和对后代的占有欲。
社会分工也导致人类开始出现贫富差距,贫富差距又导致了阶级社会诞生,最终人类开始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从公有制到私有制、从氏族社会到阶级社会的方向转变。
随着氏族人口不断增长,氏族分支也在不断扩大。当“禁止氏族内每一祖先的一切女系后裔之间结婚”的惯例在每一个氏族分支中得以实施之后,一群人对一群人的婚姻制度演变成了一对一的婚姻制度,就是“对偶
婚姻”
在此期间,冠姓权依然掌握在女性手里,女性的地位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根据现代考古的猜测,上古传说中的许多神明或许就是曾经的氏族首领。比如抟泥造人的女娲,被怀疑可能是名为“娲”的母系氏族部落首领。
大禹治水的时候也曾经有过斩河妖的传说,古人对于无法理解的现象往往会采用神鬼之说来解释,加上夏商时期的鬼神、图腾信仰,极可能是结合在一起。
比如女娲的氏族部落可能信仰蛇图腾,所以被后人画成了人首蛇身。
当人类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金石并用时代后,轮式制陶、织布机以及金属器具发明和推广后,手工业逐渐从农业和畜牧业中剥离,并最终形成独立的生产模式。
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
秦朝墨家弟子们看着自己的手手工业,他们墨家亲手制作各种机关,算手工业吗
手工业有这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