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 植物间谍2(9 / 10)

为了方便运输茶叶,英国人开始在印度兴建铁路,从种植到制作到运输,整条产业链形成了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质量更为稳定,价格逐步降低,从此开始销向了全世界。

1892年,英国茶品牌丽顿就开始了全球化道路,首先打入的就是美国和远东市场。

20世纪,联合利华收购了丽顿的全线品牌,从此强强联合,开始各更为强势的扩张之路。

如今,丽顿茶叶类产品在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无论是知名度

还是销量,都是全球第一大茶叶品牌,也是全球消费者选用最多的第三大非酒精类饮料,仅次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1992年,丽顿进军华夏市场,5年后,成为了华夏第一茶包品牌。

英国,不产一片茶叶。

但是它的茶叶原料市场,遍布全球。

斯里兰卡、印度、华夏和肯尼亚都有原料供应基地,华夏的原料供应商分别位于安徽黄山、四川雅安和云南。

它的加工工厂,同样遍布了印度、美国、华夏和英国等全世界。

那么,为什么华夏自己的茶叶品牌无法跻身世界呢

然而,大部分的茶叶市场,与华夏无缘,但这一切是有原因的。

起步早是一处优势,丽顿品牌创始于1890年,在它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抢占市场时,清政府正值光绪皇帝在位,实际掌权者是慈禧太后,大清正在经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当丽顿已经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后,华夏茶叶想要追赶时,舆论上已经失去了先机。

报纸上夸张的宣传,中英文双语

“华夏茶叶染色”

“华夏茶叶农药超标”

“华夏茶叶中毒事件”

最后流传到华夏自己的市场,变成了纯中文的夸张标题。

但是华夏自己的市场就意味着新闻是真的吗

并不是,丽顿短短五年时间从入驻华夏到成为华夏第一大茶叶销售品牌,不仅仅是埋头做茶叶那么简单。

如果华夏本土的茶叶真的又染色又农药超标,丽顿为什么要用华夏的茶叶

每一个耳熟的谣言背后,是资本的强势入侵和对舆论市场的操控。

在舆论操控上,商人比农人更懂市场。

对外有谣言,对内,华夏的茶叶早期时间对自己的品牌定位不明。

从卖茶,到贩卖生活方式,就是英式茶道和日本茶道在世界范围普及的原因。

英国公爵夫人安娜玛利亚罗素,创造了下午茶的贵族生活方式。

当时英国流行一句话当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都为下午茶而停。

日本的茶道原原本本传自华夏,在他们自己的茶道历史书上也有记载,传自华夏的宋朝,有争议的是哪位禅师带回日本的。

有说法是宋朝时期,荣西禅师两次来到浙江,将华夏饮茶文化带到了日本,从而发展形成了日本茶道,余杭的“径山茶宴”为日本茶道之源;

也有说法是最澄和尚于9世纪初带入日本,将带回的茶种子种植于近江坂本的日吉神社,从而形成了后来的日吉茶园。

日本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浓缩为“和敬清寂”四个字,对外注重宣传,以强势的媒体文化全方位宣传,让日本茶道成为了它的招牌。

华夏自古以来重农抑商,在商业上吃了不少苦头。

许多我们自己并不看重的

宝贝,

最新小说: 偏宠:总裁的怪力少女 宿主被guan满的日常 神医废材妃 星际领主:我的星舰有亿点多 穿成大佬恶毒前妻后,被全家团宠 史上最强废材逆袭陆仁云青瑶 道长别装了,我知道你会仙术 入夜,诱他疯宠 水浒:吕布坐梁山 快穿:糟了,任务对象他又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