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们想到了自己农田里的水稻疾病,不由感同身
受
“这真菌就像瘟疫,
太可怕了”
“又致命,
又反复,这玩意怎么这么烦人。”
“也不知道天幕能不能说说怎么防治,一生病,一年的收成都完了”
但是华夏同样也有自己的水果危机。
现在市场上的红富士苹果,是日本从华夏引种后培育出来的品种,而我们本土的苹果,新疆的苹果老祖宗,险些遭受灭顶之灾。
在新疆天山山脉深处,有大片的野苹果树林,这里就是苹果在全世界的起源祖地。
在华夏古代,苹果不叫苹果,这个名字是受到外来影响,但是种子不是。
1993年,人们从内地带来了产量更大的苹果树枝,想要嫁接给野苹果树林后获得高产。
但是这些树枝没有经过检疫,带来的不仅仅是高产,还有小吉丁虫。
小吉丁虫快速入侵,迅速繁殖成群,让这片与世隔绝的野果林遭受了灭顶之灾,野果林或干枯,或死亡。
最后,只剩下单独站在最远处的一棵“野果王”。
这棵野果王,已经600多岁,因为距离遥远,逃过了小吉丁的迫害,只是它的同伴苟延残喘多年,才等到了华夏科学家的帮助。
目前,我国科学家与小吉丁虫在进行抗争,每年都有植物学家到野果林采样调查,用新疆野苹果基因培育出了全红果肉等各种苹果品种,帮助苹果王国重建家园。
但是在历史上,在数次动乱中,在没有高明的现代农业科技时候,是不是也有我们不知道的本土水果灭绝过呢
荆咕不是专业的农学家,这个问题哪怕是查看史料,也没法解决,因为许多水果本就古代现代叫法不同,不同的名称下,到底只是品种不同,还是物种不同,可能得需要植物学家来考证才更专业。
这个问题荆咕无解,就像哪怕是皇帝们贵为天子,也不敢肯定地说,自己就知道天底下所有的水果。
农学家在书籍上记录了各种水果的种类和名字,可是假如那本农书被统治者束之高阁,或者被上层世家垄断,其他百姓忙于生计,只要有的吃、吃不死就行了,对主粮五谷或许更重视点,对水果有没有哪一品种,真得会有人在意吗
“让各地农官统计当地水果蔬菜品种,归于朝廷统一记录。”刘娥想起大宋众多文人,以及考上之后没有官职还享受不交税优惠政策的文人,顿时想到了他们的用处。
“还有病虫害,也还是得专门研究。”
刘娥越想越觉得都需要人,朝廷大员有事,但是还没职务的完全可以亲自去做记录,比同样忙碌的农人更有学识,兼具双方优势。
她果断道“让那些没有官职的进士去全国各地,研究农学,写书呈上。”
有些老人喜欢说,现代的水果跟他们那个时候的味道不一样,我们总以为是时代的情怀,但其实很多时候,真得是物种不同了
现代我们想品尝大麦克香蕉的味道,只能去食用香蕉味的饮料或者食品,你会发现它与市场上的卡文迪许香蕉味道不同因为它的味道采样是大麦克香蕉。
如果我们不好好珍惜自己的水果,也许有一日,本土的水果会跟大麦克香蕉一样,无声无息的消失,最终被外来的水果取代。
那时我们或许已经老去,跟子孙形容自己的水果时,孩子们只会疑惑奶奶你吃得水果味道好像跟我们的不一样
你忍心告诉后辈,这些水果虽然起源于华夏,但是我们自己的水果已经灭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