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后来,欧洲人最早使用的水罗盘,几乎与华夏的水罗盘一模一样,说不是华夏传过去的技术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欧洲最早使用的水罗盘,是由阿拉伯人传入的指南鱼,与宋朝的指南鱼基本上一模一样。
所以,欧洲很快就接受了水罗盘是华夏人发明的理论,但是对旱罗盘的发源一直有争议。
12世纪末13世纪初,指南针从海路传入阿拉伯,又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欧洲人把指南针加以改造,用钉子把磁针支在重心处,使支点的摩擦力减少,磁针可以自由转动,也不会掉落,更适合航海。
明朝时期,这种指南针又传回华夏。
朱元璋脸色有些难看。
他看不上的宋朝,科技文化都是流传海外,被海外学习模仿,怎么到了大明,反过来是模仿海外了
大明难道没有自己厉害的科技值得海外学习吗
西方学者曾经有个观点,认为华夏只是发明了水罗盘,旱罗盘是西方发明的。
但是,我们出土了有力的证据,驳斥了这个说法。
1985年5月,考古学家从发现了南宋知军朱济南的墓,墓中出土了一批素烧瓷俑。其中两尊
俑抱着带有指针的大罗盘,就是华夏古老的旱罗盘,大罗盘俑底座写有“张仙人”
三字,根据史料推测,“张仙人”
应该是一位风水师。
也就是说,最迟在南宋期间,华夏已经有了旱罗盘。
南宋时期,正在邀请风水师勘探墓地的朱济南似哭又似笑。
好消息,他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坏消息,死后他的墓被挖了。
此风水师正是天幕中提到的张仙人,他抚须一笑“哈哈,多谢朱大人,老夫跟着一起在后世出名了。”
13世纪前半叶以前,欧洲人主要是使用宋朝传播过去的指南针,各种仿制和加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13世纪以后,法国实验物理学家皮埃尔研究后,将华夏的旱罗盘改进,装入有玻璃罩的容器中,成为了便携仪器,被欧洲的水手普遍使用。
欧洲人用钉子做支点的旱罗盘依然有缺陷,海船在风浪中大幅度摆动时,指针会过分倾斜靠在盘体上转不动。
16世纪,欧洲人的航海罗盘开始出现了被称为“万向支架”的装置。
“万向支架”是用两个直径略有差异的铜圈,小圈内切于大圈,用枢轴连接后安放在固定的支架上,然后把旱罗盘安放在内圈之中,看起来就像是行星与它的轨道。
“这个样子看起来像是浑天仪。”东汉时期,张衡想起自己制作的浑天仪说道。
“这样好,无论船只怎么晃动,罗盘总会保持水平状态。”
“这不就是被中香炉吗”妻子怎么看怎么眼熟,突然想起了“我们被子里用的香炉就是这样,怎么动香炉始终朝上。”
孩子也受到启发“还有那滚灯滚灯也是不管怎么滚,蜡烛始终朝上”
张衡一愣对啊,大汉原来已经有这“万向支架”了,也有磁石,完全可以自己做一个适合海上使用的罗盘嘛。
他想到立刻动手,妻子孩子觉得这次的磁石简单,也跟着一起去帮忙,玩得不亦乐乎。
唐朝时期,武曌正好收到下面上贡的一个小玩意,说是什么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不论怎么滚动里面的香料都不会撒出来。
武曌拿着小巧精美的球形银香囊,在手上几番颠簸把玩,果然香料完全不会掉落,正感兴趣,让制作香炉的工匠来接受赏赐。
工匠理了理自己的衣裳,刚刚走到大殿,就听到天幕上讲这“万向支架”,这一抬头一看,瞬间愣住了,下意识脱口而出“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