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侯君集参与李承乾夺嫡,柴绍二子柴令武参与李泰夺嫡,杜如晦弟弟杜楚客与二儿子杜荷一人支持李泰一人支持李承乾,最后一个都没落到好处。
其次是明朝。
朱元璋在朱标和马皇后的接连病逝后,立朱标儿子、皇太孙朱允炆为太子。
为了让朱允炆上位顺利,朱元璋上演了著名的“洪武大逃杀”,连续多次杀戮之后,明初的开国功臣几乎都被杀光,仅剩4人,以致于朱允炆上位后到靖难之役竟然没有武将可用;
最后是很少被提到的元朝。
忽必烈在妻子察必去世后,与寄予厚望的嫡子真金分歧加大。
真金年幼时很受宠爱,在母亲去世后因为与忽必烈政见不和,忧虑成疾死亡。在一系列的打击下,忽必烈开始生活放纵,沉迷酗酒与暴饮暴食,由于肥胖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忽必烈的家庭问题集合了李世民与朱元璋等多位帝王。
真金幼年学习儒家,崇尚儒治,年幼时读孝经忽必烈还大宴群臣赞扬儿子与儒家老师;
但是当真金长大成为太子,依然推崇儒治后,与崇尚实用主义的忽必烈产生了重大分歧。忽必烈处处警惕,并没有给真金汉人太子的权利与地位,也为真金在母亲病逝后的忧虑成疾埋下隐患。
在太子真金去世后,忽必烈开始重视真金之子、嫡孙铁穆耳,最终也是立铁穆耳为太子。
但是,铁穆耳同样在位时间短暂,且没有留下继承人,被二叔的长子怀宁王夺走皇位。
还有个有趣的巧合,是真金的封号也是“燕王”,
也是嫡出老二,嫡出老大也是因为身体不好早逝失去继位资格。
明朝的“燕王”叔叔夺走皇太孙的皇位,元朝的“燕王”皇太孙被诸侯“怀宁王”夺走皇位。
天幕下,一群帝王们齐齐遭受重创。
李世民紧紧握住长孙皇后的手“皇后早逝,太子反叛”
这是什么惨痛消息
朱元璋表情失去控制,惊慌地看向同样一脸震惊的朱标“标儿和皇后竟然先后病逝”
他竟然要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重创
忽必烈原本准备看汉人王朝的热闹,突然自己被打击了“皇后去世,太子忧虑过度去世”
笑不出来他儿子不是堂堂草原雄鹰吗,竟然会因为忧虑过度去世
太子们也没好到哪里去。
扶苏表情尴尬太子崇尚儒治,与父亲政见不和,这不是他吗
还在抗击燕王就得知抗击失败的建文帝朱允炆父亲病逝,皇位轮到皇孙,但是没坐几年被诸侯王夺走,这不是他吗
已经对康熙有了不满之心的太子胤礽太子幼年孝顺很受喜爱,长大后处处警惕不给权力,这不是他吗
隔着时空,苦闷的太子们很想抱团痛哭。
当然,秦汉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秦朝压根没有皇后,汉朝皇帝大家懂的都懂,没有女色还有男色,根本不存在皇后死后伤心过度的问题。
嬴政他现在觉得没有皇后挺好继续保持
汉朝皇帝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