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父亲,看到了秦始皇眼里明显的嫌弃,更心虚了。
自己真是辱没父亲的威名,怎么跟他一点也不像呢
忽必烈劝课农桑,设立了司农司、劝农司和营田司等专管农业的机构,令人编辑农桑辑要颁行全国。但是忽必烈“以农桑为本”的同时,还实行了保护、发展商业的手段,所以我们能看到元朝的海外贸易更为发达。
赵匡胤抚须一笑“又能打仗,又重视农桑,还保护发展商业,这不是我们大宋吗”
这蒙古皇帝,不就是学得他嘛
在元朝时期,还有各族商人以卓越的理财和经商能力爬上朝廷高位,帮助元朝官府实行垄断经商,赚取大笔军费投入元朝源源不断的战争之中。比如,花剌子模商人阿和马,畏兀儿商人桑哥,汉人卢世荣。
刘彻“哼,这不是学得朕吗”
他也有桑弘羊、孔仅和东郭咸阳,也让地位低下的商人凭借个人能力不问出身登上高位,也是用商人垄断盐铁后赚取军费投入战争。
这忽必烈分明是学得他
忽必烈还推行纸币“钞”,并将之引入流通领域这个“钞”就是我们现代“钞票”的“钞”的来源。
在发行“中统元宝交钞”之初,忽必烈已经懂得调剂物价,以白银作为银本位来做“钞”的金属储备,每年限制发行不超过十万锭,并且朝廷随时用银收回旧钞,给各地官府拨付白银作为钱本,所以元初的纸币价格稳定,行用七八十年也没有发生货币贬值,这一点不得不说比不懂经济的汉人皇帝要强很多。
朱元璋“又用纸币,又用白银,分明是学得大明”
朱棣斜眼,连好脾气的朱标都快看不下去了。
父皇你讲点道理,元朝在大明前面。
但是转念一想就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这么说,他就是生气,大明宝钞被贬的一文不值,没想到元朝的纸币竟然这么厉害,但是朱元璋并没有看到纸币的内层含义,只学到元朝末年乱发的纸币,以致于祸害了大明。
朱元璋是在生气。
但是最终,忽必烈也遇到了不肖子孙,搞崩了他的银本位纸币,也遭遇了纸币贬值的危机,等到明清时期,依然有“大明宝钞”与清朝股票和国债的危机,只能说,皇帝不懂经济还不重视商人,最终只能自食恶果论不肖子孙多败家,这一点蒙古皇帝也没有能避免。
玄烨“”
谢谢,请天幕只说元朝吧,这个时
候一点也不想听到清朝的什么纸币什么股票什么国债。
问就是糟心子孙太气人。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最全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尽在,域名
而且忽必烈有一点与朱元璋很像,两人的梦中情皇都是唐太宗李世民哦
没想到吧,霸气的忽必烈最崇拜的不是秦始皇或者汉武帝,而是李世民,朱元璋最崇拜的同样是李世民,满清的康熙皇帝也推崇李世民,李世民可谓是后世皇帝的“白月光”了
今天的最大赢家,当属于李世民一人。
整个大唐与有荣焉,整个大唐朝堂几乎都能听到李世民畅快的笑声。
蒙古人在攻打辽宋等国的行军途中,没少屠城,以致于汉人人口锐减。到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之后,发布命令禁止蒙古军队的掠夺、屠杀和其他破坏农业生产的行为。忽必烈在位期间,也是元朝政治最为清明的时代。
这里也得提一下元朝的国号是“大元”,不是“元”。不是我们说大唐那样的尊称,是取自周易的第一卦乾卦,乾卦的解释是“大哉乾元”,忽必烈取“大哉乾元”的“大元”,我们通常说的“元”其实是简称。
杨坚微微挑眉
好怪但是又有些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