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140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

第 140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4 / 6)

想到这里,淳于越狠狠瞪了一眼李斯肯定是这个先学荀子后学法家的家伙影响的

嬴政却对扶苏的这一举动很满意,微微笑了笑“可。”

扶苏受到鼓舞,更加振奋了。

这说明,他的选择没错

春秋战国前后历经了五百余年,这五百余年虽然战争不断,是天下大势的重要蜕变期,是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重要转折期,是古代经济政治制度的历史巨变期,同时也是文学的

巨变期。

以春秋战国为分割点,在此之前,商周时期的学术文化交流一直为王室和诸侯贵族所垄断。商朝是“为殷先人,有册有典”,周朝是“备物典册,官司彝器”“藏于盟府”。

商周时期,文化属于垄断资源,文学创作大多附庸于王室诸侯,就比如我们现代能看到的甲骨文、金文,都是记录诸侯贵族或者王室的祭祀、战争、农作等活动。

“别说庶民百姓,连我们很多也不知道。”

大秦的朝臣,有出身不高的,比如李斯,也有世家贵族,但许多依然不认识甲骨文和金文。

或许先祖的先祖曾经认识,但也是极少数。

文字没法传承下来,也让那古老的历史大部分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只有极小部分流传下来,能从后世的文献资料中窥见局部。

也因此,商周时期并没有出现拥有独立人格和自觉创作精神的个体作家,也没有诞生出蕴含个人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很多个“第一”。

说到这里,许多文人振奋了起来,开始为各自喜爱的文人呐喊

“孔圣人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老庄”

“屈原”

一时间,热闹的如同后世的偶像粉丝掰头。

我们说过“百家争鸣”,今天不仅仅说“百家争鸣”。

屈原是华夏的第一位伟大诗人,在秦楚相争的年代,哪怕自己一心向楚殚精竭力,提倡“美政”,依然被楚怀王疏远、流放。屈原在逆境中写下离骚九歌等楚辞体的诗篇,成为了华夏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华夏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之后,宋玉等人把屈原的辞令演化为“赋”。这也为后来的汉赋奠定了基础。

“竟然没有孔圣人”

汉朝,董仲舒有些遗憾,也有些惴惴不安天幕,或者说后世,不会真的完全不学儒家吧

司马相如紧张中又含着期待天幕既然提到汉赋,不知道会不会再夸夸他的赋他又写了不少新作品,完全可以多夸几句。

只有刘彻,摸摸下巴,看着天幕意味深长。

他发现能上天幕的都是有点“特长”的,自己作为帝王,除了“千古一帝”,其他提到的似乎太少了。

最新小说: 状元的锦鲤妻 爷的王妃,本王爷自己宠 去灭诡啊,盯我一个学生干嘛 超神学院之菜鸟每天都想退休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高达SEED之最后的归宿 综影视从安陵容重生开始 东北天城之礼铁祝 民国江湖二十年 斩神:变身魅魔,他们追着我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