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140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

第 140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6 / 6)

“韩非如此贬低我郑国人,我们也要写寓言嘲讽他”

“对,写把六国人都嘲讽一遍,我们郑国人才是最聪明的”

群情激奋中,某位郑国贵族一时口不择言,当着众多六国人的面这样一说,瞬间迎来六国旧民的视线。

“哎呀,谁打我”郑国贵族感觉气氛猛地一静,正在紧张时,不知道谁从背后打了他脑袋一下,快速回头,结果后背又被打了。

“太过分了当我们没看到是吧”

其他郑国人看到,一起朝着出手的人动起手来,打作一团的同时还有人傲然的笼袖旁观

“以为只有你们会写,我们也会”

“不是只有韩非会写,李斯也会”朝堂之上,李斯看着天幕又开始赞赏韩非,还被话语中透露的后世学子都学习韩非的书籍羡慕了。

他已经在写了,李斯子一定也能传世

老实说,看这些故事完全能理解始皇帝为什么喜欢韩非子,我也喜欢嘿嘿。

嬴政“”

虽然但是,他也不完全是为了看故事,怎么说得他像是喜欢看故事的小孩。

连嬴政的子女也对这些故事感兴趣起来,听起来法家原来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庄子说“以寓言为广”,即用寓言来阐发自己的主张。它产自民间,是从比喻中发展起来,在原著中其实并不独立成篇,只是作为论证手段之一,在战国时代比较盛行。

庄子一书,寓言共有200多个,韩非子中达到300多个,其余著作也不少见。

比如我们很熟悉的“揠苗助长”“齐人乞墦”“一子学弈”来自孟子,“望洋兴叹”“庖丁解牛”“庄周梦蝶”来自庄子,“刻舟求剑”来自吕氏春秋,“南辕北辙”来源于战国策魏策,“画蛇添足”来源于战国策齐策,“狐假虎威”来源于战国策楚策。

“这些,我们也学。”

秦朝的贵族非常骄傲,原来他们学的书籍内容跟后世一样。

“后世海纳百川,各家都学,颇有杂家之风。”杂家弟子得意的挺起胸膛。

杂家“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吕不韦在世时得到重用,并且编书有吕氏春秋,就是天幕上提到的吕氏春秋

是不是发现我们老祖宗的想象力也非常丰富

这些寓言,上继远古神话,下启发小说,直接影响恶劣唐朝、明朝的寓言创作,也可以看作是后世魏晋杂事、志怪小说的雏形。

不得不说,先秦时期的圣贤们养活了后世多少文学家史学家

这一次,百家齐齐骄傲没错,他们老祖宗就是最厉害的

最新小说: 有怨报怨,我是黄泉摆渡人 劲爆,离婚后夫人给总裁挂男科了 夫人带崽离婚后,霍总悔疯了 第一红人 穿成恶婆婆:被全家娇养了 诡梦迷城 救了脑补帝后,恶婢一路高升了 宝可梦:怎么办?岳父总想手撕我 破产后,上门老公成了我的金主 末世:开局一辆无限进化豪华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