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得说一说时代背景司马懿发起“高平陵事件”。
司马懿在少帝曹芳、执掌大权的曹爽等宗室和高官在高平陵祭祀明帝曹叡时,发动政变,且获得胜利。曹爽和朝廷高官一起被灭,当时称之为“天下名士去其半”,司马懿分权给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师废曹芳为齐王,立曹髦。
“天下名士去其半”曹操大营中,一群谋臣齐齐开骂,“司马氏竟然做得如此残忍”
许攸怒而拍桌“这岂不是整个朝堂都给杀光了杀光了他用谁”
郭嘉悠哉悠哉“没听到吗,用儿子。”
荀彧阴森森“司马氏可是个大族,难怪不担心没人。”
曹操听得眼里杀心不断。
这被杀的曹家人,可都是他的子嗣
曹髦是曹丕的孙子,擅长诗文,创制了九言诗,传世文章有伤魂赋并序颜子论等。还有已失传的春秋左氏传音。同时精通绘画,有一种说法说他是华夏第一位成为画家的皇帝,唐朝张彦远在自己的历代名画记列曹髦的画为中品,可能在唐朝时还有他的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曹髦继承了曹家的才华,是文学艺术素养比较高的皇帝。但是他不是同样爱好文艺的宋徽宗那样的软柿子,想要起兵反司马,被太子舍人成济所杀,年仅19岁。司马昭又立曹奂为帝,这一次严防死守,曹奂只是个傀儡皇帝。
曹丕听到是自己孙子被杀,目眦欲裂“这太子舍人该杀”
太子舍人初设置于秦朝,是执掌东宫宿卫的,后来也兼管秘书、侍从之职。太子舍人至宋辽时期历朝历代都有设置,魏晋南北朝自然也有。
自汉朝开始,帝王会专门挑选选择德行高尚之人任太子舍人之职,目
的是陪伴在太子身边影响太子,曹魏依然延续了汉朝制度。
如此亲近的近卫弑君,这是背叛
“成济不过是司马昭弑君的替死鬼罢了,后来成济两兄弟还是被司马昭推出去斩杀以平息众怒,却没有牵连家族,足以说明司马昭不过是早有预谋。”对魏晋比较了解的李世民跟大臣们也聊了起来。
“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到司马懿孙子司马炎时期,魏元帝曹奂“禅让”,建立晋朝,史称“晋武帝”,也就是西晋。司马炎正式灭了东吴和蜀汉,加上曹魏,可以说三国都是终结在了司马炎手中,这也就是传说中的“三家归晋”。
这一下,正式听完了全过程的魏蜀吴三国齐齐恨上了司马氏。
曹操“司马炎,好一个司马炎真是狼子野心”
刘备“连灭三国,手段厉害”
孙策“连曹贼的后人都败在司马氏手里,果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然后谋臣们齐齐发言“主公,联合起来,先灭司马”
大家看,这是不是与曹操曹丕当年的作风很像
曹操抓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
司马懿就让曹芳成为傀儡皇帝,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
汉献帝在自己被软禁的宫室里笑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报应啊哈哈哈哈,报应”
从高平陵事件到西晋建立,司马氏大开杀戒,不断地杀死抵抗自己和不服自己的名士,竹林七贤在“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乱世,不断遭遇到生命威胁,这也就是他们为什么表现得行为癫狂,借着音乐、道家等学术的掩饰,表达对司马政权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