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己的弟弟,路易莎不得不选择了退让,这位中外历史上第一名女性大学教授,不得不结束了自己的10年任教生涯。
“十年啊十年”
邓绥替这位西方的女性感到委屈。
委屈之后,是自己升起的决心。
现在她的元初宫邸学堂里只有男女同校的学生,远远不够,西方都能有女教授,大汉为什么不能有
大汉也有优秀有才华的女子,也可以当女教授,而且她不止要选拔一位,要成为常态,与男性教授并立,让她们不要受到路易莎那样的排挤。
当女教授、女学生的数量与男教授、男学生持平后,一切只以才华论,看到底谁排挤谁。
吕雉想起了自己所谓“仁弱”的儿子刘盈。
为了讨好父亲,竟然愿意让自己姐姐去和亲匈奴,这跟献祭亲姐成全自己的路易斯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儿子,是刘邦的好儿子,但不是她的好儿子,更不是鲁元的好弟弟。
吕雉眼里闪过一丝冷意,罢了,如今刘恒已经接入宫中,刘盈就当个过渡者,这就足够了。
看,男性
在权力的争夺上从不心软,六亲不认。
武曌轻声笑了笑。
世人总说她抢走儿子的皇位,说她杀女囚子,但是世人看不到她丈夫对子女的忌惮、宁愿相信妻子也不相信儿子,也看不到子女对她的不孝和谋逆。
所谓的孝道,所谓的夫妻之道,在权力面前,一切都可以改写。
在有关权力的书写上,哪怕是开明的唐朝也没有鼓励女子掌权的书写。传奇女侠最后的结局通常都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一方面带有当时流行的道家的隐逸思维;另一方面也是性别与权力之争,自古以来,掌权的女性少有好名声,因为话语权是掌握在男性手里。
但是到了清朝,终于有了女性参与进入男子权力机构的书写女子科举,与女性官员。
朱元璋听到这话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天幕前面还说清朝也有缠足守节殉葬,也有文字狱,有比明朝更严苛的文字管控,怎么会允许这种牝鸡司晨的文学作品出现”
“也许,是想管也管不了了。”朱橚委婉说道。
想想明末,不也是什么文学作品都冒出来,帝王想管也管不了。
朱元璋眉头狠狠一皱,想起了元朝。
元初也是对文学戏曲管控严格,但是元朝中后期依然兴盛起来,帝王贵族都沉迷戏曲,他认为文学戏曲兴盛会容易亡国,但是换一种方向,会不会是朝廷本就对民间无力管控,才导致了文学戏曲等自由兴盛发展
那西方又为何能做到,国家繁盛文学戏曲一起繁盛,还被称为什么“软硬实力”都很厉害
为什么说文化入侵是从明朝时候开始的呢
我们从西方侵略非洲、美洲就可以知道,其实最先行的并不是军队,而是传教士。
欧洲,是政教一体的王权,国王也需要得到教皇的认可,为了将权力从教皇手中收到王权中,不知多少国王为之不断发起战争与改革。
非洲人曾说西方人到来的时候,手里拿着圣经,我们手里拿着黄金;西方人离开的时候,手里拿着黄金,我们手里拿着圣经。
非洲是什么时候被殖民的大航海时代,正是华夏的明朝时期。
天幕放出了一系列的战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