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就发生谋杀案或者失踪案,他见到的凶案不就是这样
他有好多素材,除了洗冤录,不如,自己还写点有趣的,给民间的庶民科普一下
凯瑟琳克罗后来创作了更多作品,推理小说男人和女人,还创作了儿童小说皮皮的警告这也是凯瑟琳五部经典儿童小说中的第一部;还有莉莉道森的故事,这也是她继苏珊霍普利之后反响最热烈的小说,评论家纷纷称赞其“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虽然现代人都说爱伦坡是推理小说鼻祖,然而凯瑟琳克罗的苏珊霍普利历险记不但比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莫尔格街凶杀案早几个月。小说的情节与后来爱伦坡的风格如出一辙,在当时大火到到处上演的时代,爱伦坡的风格如此相似反而可能是受了凯瑟琳的影响。
爱伦坡不可能不知道这部小说,事实上他在创作莫尔格街凶杀案之前就读过,现代研究者也认为莫尔格街凶杀案是受到了苏珊霍普利历险记的影响。
凯瑟琳克罗晚年沉迷超自然元素,写作了关于超自然世界与元素思考的作品自然的夜界,也引领了布拉姆斯托克的德古拉等类型作品的创作风潮。遗憾的是,现如今,大家依然对德古拉津津乐道,认为它是早期的吸血鬼类型作品,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自然的夜界和凯瑟琳。
咕咕不由地叹气。
其实在生前,凯瑟琳的小说屡次搬上舞台,爱伦坡反而一生落魄,沉迷酒精和赌博,被送入西点军校又因为屡次违规被开除,穷困潦倒到妻子死于结核病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没钱无力治疗才导致妻子早逝。妻子去世后,沉迷酗酒的爱伦坡因为酒精中毒产生幻觉,最终年纪轻轻早逝。
在死后,两人在后世的名声天翻地覆。
凯瑟琳寂寂无名,连发达的网络搜索她的资料和书籍都难。而爱伦坡被奉为鼻祖,从民国开始就被华夏的文学家林语堂、鲁迅等人不断推崇,最终被推到了一个特别高的地位。
女性作品的流传问题,在东西方同样存在。
同样是1841年,黛娜马洛克克雷克开始涉足文学领域。
黛娜以女性生存为题材创作了多篇文章,后来又将这些文章结集成册,以一个女人关于女性的思考为题出版,书中摒弃了自怨自艾的消沉态度,并提出了以教育和自立为基础、更实际和理性的全新方案,指出女性除了嫁作人妇外,还有其他的存在意义。
黛娜在专为乡下女孩开办的走读学校里上学,学校虽然费用低廉,但是教授的知识以实用为主,比如科学、数学,这也让黛娜有了良好的受教育基础。
黛娜22岁时,杂志撰稿收入已足够负担起
她的各项开销,她开始第一次开始尝试创作长篇小说奥格尔维一家;
黛娜24岁时,创作奥丽芙;
1856年,模范绅士约翰哈利法克斯出版,从此黛娜再不需要为经济方面担忧。
模范绅士约翰哈利法克斯出版后,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热门书籍。这本书很快被抢购一空。
两年内,赫斯特与布莱克特出版公司共印刷四版,同时还有11家英国出版公司和45家美国出版公司出版发行了多个版本。
在1863年的畅销书榜单上,模范绅士约翰哈利法克斯仅排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之后,而黛娜的作品也是“继狄更斯的作品之后被最广泛阅读的”。
黛娜在书中宣扬的观点辛勤工作的人可以在任何职业中取得成就,这同样也是黛娜自己的心声和态度。
黛娜比较特殊的是,一直以未婚身份创作,也不愿意结婚,给未婚女性找到了一条出路。
陈端生也受到了启发。
与其被未来不知道品性的丈夫连累早逝,为何不干脆不嫁人
她的作品如此受欢迎,自己写作卖书,完全可以养活自己,还更有时间去创作,不是更好
连她的妹妹也嘟囔起来“姐姐,我也不想嫁人了。”
陈端生却只是摸了摸妹妹的头,没有阻拦。
其实姐姐也这么想的呢
如果一个家族诞生一位文豪就是荣幸,但是有这样一个家族,连续诞生了三位文豪,这就是勃朗特三姐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