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 后续影响3(4 / 6)

察必点到即止,对管道升恭敬道“公主,这边请,太后和你其他姐妹已经迫不及待想听你讲课了。”

赵孟頫眼睁睁看着妻子被接入宫,等皇宫的仪仗一离开,赵孟頫火急火燎地奔向书房。

至于纳妾

纳什么妾

再不创作自己都要被妻子彻底比下去了

民间也炸开了锅。

皇后的亲自到来和亲自邀请,就是一个很强烈的信号元朝虽然依然不欢迎儒生,没有开科举的意思,但是欢迎才女

“我们元朝的文人竟然没什么自己写得,都是在用唐宋的小说,太丢人了。”

“就算是名戏剧家,也还是用的别人的东西。那西方的戏剧家都是自己写得故事。”

“还是得好好写,再不写,没准以后那蒙古女子都比我们汉人男子写得好”

议论纷纷中,不知道是谁提了这么一句,大家齐齐一静,接着轰然炸开

不可能吗

完全有可能

天幕里的那么多才女,那么多文豪,许多文化才发展几百年,短短时间创作的小说全是闻所未闻的小说类型和故事,那谁敢说蒙古女子,或者其他汉人女子做不到

有的人感受到的是恐慌“女子不能为官,朝廷肯定束缚更少,没准以后女人还真要比男人写得好。”

有的人已经开始紧张“不行不行,我可丢不起这个人,回家去了。”

“你回家干嘛”

“看书写书”

更多的人直接冲向书店,买书,学习,看书,写书。

若是在宋朝,可能会上谏抗议一下。

但是在元朝,抗议蒙古人不听

所以,只能开始卷起来。

你才刚开始学,我们就要开始写,看谁写得好

明清时期,作为识字率最高的朝代,文学上除了四大名著,更知名的竟然是,让满朝上下都感觉到奇耻大辱。

尤其是明朝,明初还没有“饱暖思”,朱元璋曾经禁止的剪灯新话因为天幕的表扬,改为了官方发行。

缺钱的朱元璋亲自命人刻印了各种版本,还有图画版的,然后全部运到沿海地区,做起了对日出口

当朱元璋数着第一次文化出海赚来的大量白银时,表情有些惆怅“朕果然是淮右布衣,没文化没见识。想不到这种书都能赚到这么多钱”

那日本人,还真好这口

日本人的钱真好赚

这书籍还不用担心像瓷器那样易碎、像丝绸那样被阳光暴晒就变色被海水浸泡就朽坏被老鼠咬了就全毁了,所以日本商人购入时十分大手笔

听说,图画越多、越精美的,卖的越好

朱元璋看着特意被招来的瞿佑,招招手“写得不错,朕卖书给日本挣了不少钱。不过国库正缺钱,朕也不想分给你,就给你升个官吧,以后好好写”

最新小说: 有怨报怨,我是黄泉摆渡人 劲爆,离婚后夫人给总裁挂男科了 夫人带崽离婚后,霍总悔疯了 第一红人 穿成恶婆婆:被全家娇养了 诡梦迷城 救了脑补帝后,恶婢一路高升了 宝可梦:怎么办?岳父总想手撕我 破产后,上门老公成了我的金主 末世:开局一辆无限进化豪华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