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女娃化为精卫真的是因为怨恨不平才去填海吗
将“精卫填海”放在山海经的故事整体看,结合夸父化桃林等尸山、尸水、尸体的“化神”故事,可以得知,精卫具有“尸神”身份,女娃生前如据比之尸等人一样,身份高贵。
死后如刑天之尸“操干戚舞”、奢比尸“人面犬耳兽身”、夏耕之尸“操戈盾立”、祖状之尸“方齿虎尾”等一样,都是人身兽身或者兽身兽首,符合当时人格化的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观念,这也是当时氏族部落制的特色;
女娃死后化为精卫继续填海,与其说是怨恨,不如说是尽职尽责。以尸神的方式,继续治理水患,保护子民,这才符合山海经中众多尸神依然保持生前战斗力的风格。
嬴政点头,认为这才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刑天之尸依然可以操干戚舞,女娃化为精卫依然聪慧自由,身为炎帝之女,这才符合女娃的身份。”
再结合现代科技,根据古气候学研究考证,在炎帝部落所生活的仰韶文化中期,是有一段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的时期。我国东部海域存在着2至3的高海平面,渤海到黄海、东海一带,都发生过海侵现象。此次海侵波及了大半黄淮平原,其中包括炎帝部落的发鸠山东南部。
天幕放出一则现代海平面上升图。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海水澎湃着,拍打着海岸时拍出惊动人心的声势。
一浪接着一浪,海浪越来越汹涌,也越来越高。
海水随着海浪的拍打,不断地吞没大陆。
海水往上蔓延,吞没了沿海的渔村,吞没了沿海的农田,还在不断进攻。
这样的海水入侵,比洪水还要可怕,因为它是咸水,人和牲畜都不能喝。洪水能泄洪,海水却连泄洪都没法泄。
人们哭泣着自己的家园被毁、无家可归,只能不断的逃离,只能祈求着神明的相助。
比人还高的海面巨浪,如怪兽张开大嘴吞没村庄时,吓得不少古人惊恐到浑身颤抖,甚至吓得说不出话来。
尤其是见过洪水的古人,只觉得这样的海水灾难比洪水还要更可怕。
再听到天幕介绍海水的可怕之处,听到治理海水的难度之大时,一个个眼含热泪。
“女娃,真是一位伟大的女神”
不识字的庶民想不出什么优美的词汇,憋了半天,用上了天幕使用过的词汇,含泪说出了自己此刻最真实的想法。
这样简单的词语,却让其他人感受到了共鸣。
“女娃真伟大,我要为她立生祠”
尤其是居住在海边的渔民家庭,本就知道大海的可怕,现在发现大海还会入侵内陆,更加畏惧。只能想着希望女娃,能来保护大家。
这一刻,大家终于清晰地记住,“精卫”不只是精卫,她的原名,叫女娃。
古时候的东海,可以理解为发鸠山东南部洪水泛滥的水域。女娃因为是农神之女,带着太阳与火的属性,亲自去遭受海侵的区域举办祭祀仪式来应对天灾,并且进行治水。所谓的填海”,填的是海水入侵。
虽然古人对女娃和精卫各种篡改,但是现代根据考据,还给女娃真相。
在曾经遭受洪水的发鸠山,现在有一座灵湫庙,专门祭祀炎帝之女。
灵湫庙有一副木刻对联
上联女娃理水,南经北纬,汇集神泉出灵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