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又该让淮河强于黄河,力使淮河水清让淮河出水强于黄河,使黄河不倒灌当地湖泽,如此黄河泥沙就不会淤泥于运口。
到了清代,三藩、河务、漕运为国家三大事,康熙甚至将此记在宫中柱上,是可提醒自己。
但黄河泛滥得比明还频繁,其决口平均间隔年限为242年次
民间
听到黄河泛滥数,天下人只觉眼皮子猛跳,有心细者将几朝决口平均数展出,只觉得头皮发麻。
秦汉411;隋唐1715;
五代宋元447;明357;清242;
心细者猛地想起清朝之后还有民国,然仙人直言犹在耳畔民间黄河年年决堤,嘶他倒吸口冷气,他们百姓的日子怎么还越过越苦了
面对如此泛滥的黄河,大清表示我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所以清廷避黄河之险,改方向挖出一千一百余丈,把黄河水由南潮河向东北注入中,使河道流通。
之后又在洪泽湖出口开张福、张庄等7条引道,在清口建起筑坝台,逼淮河三分入运,七分敌黄,使河水北行避免黄河倒灌清口。
总之明清根据河势缓急、河道深浅,修堤防束水引河。
但清朝对修堤防更为看重,嵇曾筠在雍正时期,仅
一年就培修南北大堤一十一万余丈,让河南大堤屹若金汤。
他到江南后也是修黄河、运河两岸河堤一十四万余丈,其河堤河势修筑。
如河道扫湾处修筑大型人字坝连接挑水坝;
当河湾急端不能舒展时,应修扇形坝让河水顺坝外移
朱元璋盯着357几字脸色沉如溺水“大明初立国家穷竭,哪来的钱治河患”
他低头沉思几许,对朱标下令道“迁黄河险处百姓至他地,为他们重新造册分田。”
朱标点头同意,迁徙百姓是目前最好的法子。
所幸大明官田剩余较多,黄河百姓还能得田,若如唐中后期那般,即使朝廷想要安顿百姓也是不能了。
事实上治理一事牵扯太多,宋牵扯党争,元亦有派系斗争,而明朝一旦治水,各方便会为己夺利。
到乾隆时期治水更是官员发财致富的好时机,当时还流传出黄河决口,黄金万斗的说词。
当治河成为政治利益的部分时,治河难度总会叠加上升
秦始皇aaaa刘彻aaaa李世民aaaa赵匡胤aaaa朱元璋等帝王,杀气腾腾敢贪污者杀
黄河善决、善淤、善徙,水中泥沙含量超高是其中之一。
所以想要治理黄河就要治沙,否则沙淤成悬河,会给治河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当年神宗黄河改道的失败,不仅让河患没有缓解,其赖以南北运转的汴河被大量淤泥塞成悬河,达到河底高出堤外平地近4米。
用沈括的话讲人站在汴堤上俯瞰民居,如在深谷。
历朝廷每年都在疏浚汴河,但仍无法遏止河床抬高,宋朝后期想要在白渠中穿井,凿到三丈才见原来道路,可见泥沙淤塞之恐怖
但更恐怖的是黄泛区核心地带,古时黄河大型泛滥其治理都是直接将城掩埋,然后在原位置上重建新城,如此重复几轮后,土地下便是城下城、府下府、街下街、井下井。
上世纪徐州对老东门街区进行拆迁时,就曾挖出不同朝代的城门基底。
我们对黄河含沙量进行数值核算,平均每年含沙量高达16亿吨,把它做成11米的泥块可绕地球27圈,可见黄河治水难度。
那么我们是怎么把一条即将断水的黄河治得澄清的呢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