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罗夫把大卡车拉到迪化,然后只身过来见林涛。
林涛看到哈巴罗夫的时候,看得出来他眼中的得意——这是一个有点小聪明,但实际上并不具备大智慧的外国人。
不过即使如此,他足够让他能够在和华夏商人的贸易中,挣到足够让他花销的钱了。
毕竟这个时候,哈萨克斯坦才建国不久,国内的绝大多数的人,其实和华夏国内的老百姓区别并不大,没走出过出生方圆数百里的地方,对于外界,天然有一种畏惧的心理。而这个时候大着胆子出来挣钱的,除非运气极差,否则的话,绝大多数其实都已经挣到了钱。
哈巴罗夫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一开始也只不过是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的一名普通的农民,其实在苏联时期,哈巴罗夫也是一个生活穷困潦倒的破落户。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国家成立,然后也开始改革,哈巴罗夫看着不少人都开始倒卖物资发财,他虽然心动,但并没有门路,或者并不清楚往哪里去找物资,往哪里卖。
等他大着胆子出门的时候,哈萨克斯坦的那些看得到的,能够倒卖的物资已经被有门路的人卖光了,国家也已经开始清理,他再想找门路,已经晚了。
哈巴罗夫一狠心,便托人办了护照,来到了华夏。
尽管他去的华夏,是当时在全华夏算是最不发达的西疆省,但实际上却比他们的阿拉木图省绝大多数的地方都要繁荣的多。
哈巴罗夫之所以敢往华夏来,是因为村子里,有户老人,是当年边民外逃事件中,从华夏跑过来的。当时他们听了苏联宣传部门的话,认为这边已经到了**,牛奶随便喝,面包随便吃,便扔下家当赶着牛羊过来了。结果来了后才发现,这边比华夏差的多。管的更严。所以那老人经常念叨华夏的好,后悔。所以哈巴罗夫才会往这边跑。
事实上,九十年代末的西疆北部的几个城市,比如伊宁,比如油城,比如石城,迪化,都比哈萨克斯坦的城市要繁荣。
至少轻工业发展的好啊!
哈巴罗夫狠狠的羡慕了一番后,带着一大批罐头回到了阿拉木图省。
哈萨克斯坦的罐头国产只能满足10%,其余全靠进口,商店里经常缺货。虽然有关税,但这些罐头拉回去,仍然卖了个好价钱。
自此,哈巴罗夫便开始了国际倒爷的生涯。
一开始,哈巴罗夫也是小打小闹,赚了些钱,感觉在他们那一块儿日子还不错。但后来慢慢和其他搞国际倒卖的人接触多了,才知道自己的眼光有多短浅。哈萨克斯坦虽然穷,但资源丰富,而这些资源,大都是华夏缺的,比如石油,比如铬矿石,等等。这么多的资源,换回来的轻工业产品自然比他以前小打小闹,倒卖点原料挣钱的多。
而且他也想和别人一样,购置一条生产线,在国内加工生产产品,那样的话,利润会更大。
哈巴罗夫一直想搭上陆振雄的线,其实就是打这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