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人是二房的,邻居是三房的,听了这话就不舒服了,说“乡下丫头怎么了那城市里娶乡下姑娘的多了去了别的不说,大爷的小闺女小学毕业,都嫁到镇上去了,柠柠怎么说都是高中生,要是再能考上大学,以后毕业分配个铁饭碗,怎么就找不到城里人了你也不看看他家的人长的多好看从大个子,到爱莲,到他兄弟家的两个儿子,再看看他几个孙子长的,哪个不是俊俏的很尤其是江松兄弟俩”
江柏还罢,男生女相,并不是村里婶子们欣赏的类型,江松就不一样了,完全继承了江爸江妈身上的优点,生的浓眉大眼英气勃发,为人又热情大方,见到谁都热情地打招呼,村里哪个婶子见到江松不夸一声人中龙凤
就连他小学的老师,对江松的评价都是“你这儿子,将来不是成龙,就是成虫。”
听在江爸耳朵里,那就是铁打的成龙。
邻居嗤笑道“就说他兄弟家的国安吧要不是生的好,他媳妇能看上他,给他买房,还让他老丈人把他调到吴城去当老师虽说他人不怎么回来吧可一个国家教师,旱涝保收,一年寒暑假三个多月,日子过的不知道多快活”
三房的婶子想到刚刚看到的,江柠那张被卷在围巾中,依然掩不住好看的面容,不由撇撇嘴,不说话了。
江爷爷不理村里人的碎嘴子,还跟江柠说呢“别理她们知道吗她们懂个啥一辈子困在这一亩三分地的小山村里,看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水埠镇,哪晓得大城市的大大城市的好”
跟着江柠去过几趟沪市,又走吴城待了小半年,江爷爷越发坚定的让孙女读书考大学,飞出这个狭窄的小山村,去大城市生根发芽的想法。
他佝偻着背,颤颤巍巍的扶着江柠的胳膊走在熟悉的乡间门小路上,说“那些叫你不要读书的话,你不要听,你就努力读书,读书才有出路。”
他并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他也知道他自己的出身、见识、知识,困住了他的眼界,他教给孙女的话,有时候不一定是对的,所以他总是沉默着,很少说话,只知道有一点肯定是对的,那就是要多读书,要多看书,他不会的大道理,书上都会教给孙女的。
江柠扶着爷爷的手,低低地应着。
她生在重男轻女的大环境中,有着重男轻女的父母,可她又何其有幸,遇到一个真心待她不掺杂丝毫私心的爷爷。
江爷爷一步一步的往家走,家乡的每个人熟悉的乡音都让他感到亲切不已,小半年吴城人生地不熟的生活,江爷爷虽然每天乐乐呵呵的开店卖东西,可心底到底是什么感受,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年纪大了,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说吴城话,只会说水埠镇方言,他能听懂吴城话,吴城人却很难听懂他说的水埠镇土话,经常鸡同鸭讲,他总是说的乐呵呵的,也听的乐呵呵的。
他越到村口,脸上的笑容越大,走路的步伐也越发的轻快,甚至想甩开江柠的手,不用她搀扶,自己往村口的老槐树下走。
冬季老槐树下没有人,老人们都聚集在村口小店的门口晒太阳,身边收音机里放着他们听惯了的评书,说书先生说的内容精彩绝伦,抑扬顿挫,让人宛若身临其境,众人都不由随着说书先生的话语,沉浸其中。
他们坐在高台上,远远就看到沿着冬季枯败残荷的池塘石条路,缓缓向他们走来的江爷爷。
其中一白发老头忽地惊呼说“你们看,那是不是老发财”
“老发财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