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字迹(5 / 8)

韩信安安分分在边境训练了这么久的士兵,可算等到他们开打了。

人家打仗,他也不闲着。

匈奴的残兵败将被他带人捉了不少回来,捉回来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询问匈奴部落的具体情况。

问完就杀了,并不放回去。除非看匈奴将被东胡打败,才会挑着放一些能打的回去提高匈奴的战胜率。

韩信想要匈奴战胜东胡,这样大秦的军队才好“在东胡的请求下帮忙夺回家乡”。

韩小将军在边境浪得不行,一开始传来的战报全是今天又捉了几个匈奴人,问到了什么消息,是杀了还是放了。

他写战报写得跟小学生的日记似的,而且还傻乎乎地将收信人定为了太子殿下。

他觉得自己现在是在小打小闹,不算大战。所以这些小事没必要拿去叨扰陛下,报告给太子就可以了。

给韩信当副将的蒙英看得欲言又止

“这样不好吧”

即便是小事,也该报给陛下才对啊

韩信振振有词

“等大战开打再报给陛下,你自己看看我写的这些,好意思拿给陛下看吗陛下日理万机,没空看我写的这个。”

蒙英

就算陛下没空看,你也得奏给陛下啊。陛下看不看是他自己的事情,他不看自然会交给太子殿下,用不着你替他做决定。

但蒙英毕竟也是个半大少年,不是很懂官场那一套。他只是跟着他爹蒙恬还有他叔叔蒙毅耳濡目染,觉得这样不是很妥。

作为副将,他做不了顶头上司的主。只能悄悄写信给父亲和叔父吐槽,询问到底应该怎么办。

蒙毅同时拿到了奏报和家信。

这两封信都是走军中的传讯路子送来的,同一天送出去,自然也同一天送达。先过郎中令的手,才会转交给君上。

因为不是什么紧急军报,蒙毅也就没有连夜拿去启奏。他不紧不慢地拆开了家信,还当侄子是离家太久想念长辈了,才给自己写信的。

看完之后,蒙毅

蒙毅在思索,韩信这个脑回路是谁教他的。换一对帝王和太子,他这不是拱火吗

为了给韩小将军找补,蒙毅第二日先去找了太子。

太子看完军报倒是不怎么意外。

扶苏一向知道韩信是什么性子,天生学不太来那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倒也不是他脑子缺根筋真学不会,而是他坚持认为没那个必要。

性格纯粹的人是这样的,他们懂人情世故,但他们觉得不用时时刻刻讲究这个。与人相处重要的是真诚以待,而不是玩虚的,做人何必这么虚伪。

这样的人很适合交友,却不适合混迹官场。在别的地方,他们坚持这些美好品德是对的,可惜在官场这么干属于自己给自己埋雷。

扶苏提笔把信件开头的“太子殿下亲启”中前四个字划掉了,在旁边补了“始皇帝陛下”五字。

眼睁睁看着的蒙毅

关键是太子殿下这个字迹,怎么和韩信的狗爬字一个样要不是他亲眼看着太子写的,他都要以为真是韩信的手笔了。

扶苏冲蒙毅微微一笑。

韩信上辈子小时候没受过太好的教育,属于野蛮生长的,一手字真的不太好看。

这辈子倒是有好好上学了,奈何他不怎么耐烦练字,所以写出来的字依然是那个德性。

看他整日逃课,还专挑文课逃就能猜出来了。

扶苏上辈子没少为韩信找补,每次韩信写给其他下属、同僚的信件,操心的二世陛下都要拿来看看有没有哪里写的不合适,再给他改了。

由于当初的韩信自己写信时也经常涂涂改改,大家都习惯了。扶苏的涂改一点都不突兀,完美地为韩信补上了人际交往上的缺漏。

最新小说: 水浒:吕布坐梁山 快穿:糟了,任务对象他又哭了 共享天赋:同时穿越了一百个世界 人在奥特:重生杰顿开局拯光之国 嫁给前夫死对头:我怀了,他疯了!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化灵诀 回到古代当太傅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抗日之我在沂蒙山区打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