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游学的学子志在进士科,秦学大典早已人手一部,就背在书篓里。
他们不惧科考内容变更,于是边走万里路,边读万卷书。
明算科的学子也一样,仙使算书人手一本了。
但是哈哈哈,明法科的学子,科考内容却要变了还不知变后内容
吴九那是蛮惨的。就好比两军对阵,发现己方的兵械根本没见过,还不会使
不同身份、地方的人,在驿站相聚。
各式各样的消息,也在此交汇,传播远方。
吃完迟到的夕食,出来时外面天色已暗。
但驿站却点起火把,并未关门落锁。
“驿站日夜不休,至于原因,这就来了”
一名游学的学子正说起时,便听见驿站外传来动静。
急促的哒哒马蹄声传来,而后是马匹急停的嘶鸣声。
“咸阳急令,分递郡县。备食水,换良马”
一名驿吏上前,把奔驰累坏的三匹快马牵到马厩中,给草料清水,再牵出三匹歇够喂饱的良马,牵着等待三名传令兵。
一名驿吏迅速而熟练地接过一份旨令咸阳印刷相应份数后盖印分发,入驿站盛饭,并将水囊装满水,挂在马背上。
不到两刻钟,带刀的传令兵们便吃完饭,飞身上马。
一夹马腹,向着夜色疾驰而去
一夜过去,驿站夜宿的客旅清早起来,在饭堂吃过朝食。
就各自道别,南来的、北往的错身而去,重新出发。
走在路上时,吴九的商队还遇到了一支南下的军队,有四五百之数。
纪律严明,不曾拦截商队,相安无事地擦行而过。
往前没多久,又见到道外摆摊的黔首。
隔着丈宽的深沟,对方用长竿递过来一袋野果子。
吴九依约在竿头拴上一条干鱼,对面收回去,完成交易。
想起先前遇上的军队,好奇问上一嘴。
对面摆摊的黔首果然消息灵通,“前面县中有盗贼兴起,郡尉调兵遣将,前往剿匪。”
吴九闻言便明白了,驰道穿行的郡县,若有盗贼兴起,到时危及驰道来往客旅,咸阳不日便能得知异状。
届时郡尉必然被问责,三年考绩时也是一个败笔。
“盗贼刚起便被剿灭,驰道安稳,是吾等商旅的幸事啊,可以放心出行。”
“于我们而言,也是天大幸事呢”
战乱已平,盗贼不起,天下承平,是这片土地所有生灵的幸事。
吴九把一袋酸甜熟透的野果子,分给商队的人,又重新上路。
八方驰道上,有许多似滨海道上的吴九商队一样,也行走在路上。
东方道,有宽衣博带佩戴刀剑的儒生,向西游学。
东北道,有剽悍的商队,满载人参鹿茸乌、皮毛山货,往咸阳而去。
华北道,有一架两马拉的华丽车驾,数十异装武士护卫车周,马萧萧车辚辚,直向咸阳
西北道,有蓝眼异族骑着骆驼,伴着叮当驼铃,行走在道旁牛羊成群,头顶飞鹰翱翔的驰道。
南方道,有绵延不绝的运粮队,数千士伍护卫前行。
西南道,悬崖绝壁间,凿壁嵌道,深谷溪涧上,横桥渡水,亦有运粮长队穿行其间。
咸阳,上林苑。
在此地一离馆,窝了数日的仙使周邈,终于出关
“走回宫过新年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