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4 章(1 / 3)

一边说着问候的话,陆琛一边打量着山长室内正在对弈的两人。

显而易见的,那位看起来大概四五十岁的儒雅大叔就是原身的老师,正是原大景四品户部侍郎、现吴州澹台书院山长童甫童子美。

此时,在开启了系统好感度检测功能的陆琛眼中,他头顶的那抹橙黄色的好感度简直比室外灿烂的春光还要温暖人心。

根据原身的记忆和那所谓的既定的未来来看,这位书院山长对自己的好感度会如此之高也并不奇怪

因牵扯到今上和上任太子的夺储之乱而心灰意冷、选择致仕返乡担任山长为国家培养人才,童甫先生最是爱才不过,更是对真的腹有真材实料的原身寄有厚望;不仅将原身收为自己的关门弟子,甚至自掏腰包将经济窘迫的原身在书院就读的学费减免了大半。

在原身连中三元后,他更是对此喜不自胜,一度在众人面前说出了“能教得如此佳徒,此生足矣”的话,还为原身费心牵线搭桥、重新写信联系极为尚还在朝中任职的老友,请他们能够代为照拂原身一二,不可谓不尽心尽力

寒门出身的原身之所以能够在入朝为官后一路走得如此顺畅,除去他以当朝丞相之子薄檀为跳板、得了丞相青眼相助之外,其中出力最大的就是这位澹台书院的童山长。

有如此深恩难负的良师在前,是以,哪怕是日后被丞相薄鉴提出收徒的请求,顾及自身名声的原身也选择了谢绝,只愿与丞相结下半师之谊。

当然,原身出入丞相府内请教的次数一多,一来二去最终被丞相越看越喜欢、索性将膝下唯一的女儿嫁给了他,直接半师变岳父那就是另一件事情了。

而作为原身此生唯一的老师,童甫先生最幸运的大概就是因急病去世得太早,一直到死都没能看到原身霍乱朝纲、大景国破生灵涂炭的场面。

不然,以这位一生清正的先生的性格,哪怕是他身在病中,也会亲自执笔手写檄文将他这个宝贝徒弟骂个狗血淋头,说不定还会怒而与原身断绝师生关系。

如此说来,能早一步去世对这位老先生来说反倒是件好事。

毕竟,在原身名声彻底败坏后,能教出如此乱臣贼子之人必然也会遭受良多诟病,被景朝上下迁怒。

算算童甫先生去世的时间,大概就是在原身高中后的三年后。那时,大景和大夏的冲突还没有彻底白热化,当今圣上还未将皇位传给燕王裴昭,原身也还未被立为丞相。

听闻先生去世的消息,想借机养望的原身甚至在朝中告假、不远万里连夜返回吴州为膝下无子的老师祭奠摔盆,果然在当时被传为佳话,令原身获得了尊敬师长、不忘恩情的美名。

啧啧,之前几个世界他所扮演的伪君子的手段和此世心黑得滴墨的原身相比起来,真的只能算是几个弟弟。

思及此处,陆琛不由感叹。

就连死去的恩师也要利用个彻底,为自己不断添

砖加瓦、塑就无瑕金身

若不是大景未来几年将会倒霉得天灾连绵、外患无解,

渐渐架空废黜天子、立先帝年幼的儿子为新王,自己也当一当异时空版的霍光或吕不韦。

所幸,一直到童甫去世前,原身的本来面貌也还未彻底暴露于人前;因此童甫对原身的印象仍然保持得极好,甚至到最后一刻都在挂念着他的这个小徒弟,生怕性子良善的徒弟在朝中受了委屈。

为此,他特意在还能执笔的时候给朝中的老友和另一个徒弟崔彧去信,让他们替自己好好照顾原身。

估计也是因为看到了老师故去前留下的那张字迹虚浮的遗笔,多少受到了几分师命影响的崔彧才会对原身从未怀疑,一直坚定地站在原身这边吧。

最新小说: 龙王赘婿陆榆纪凝雪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鸢影潇潇之我的贴身侍卫 先婚试爱:闪婚后大佬又野又浪 穿书七零:女配心美人又辣 断亲后,真千金成了京圈太子爷的白月光 被全家合谋杀害后,我重生了 顾陌欧司承 姜琬的后宫升职日记 四合院红旗不倒彩旗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