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之前,江母从没有想到,秦晏对江迟而言如此重要,是她不够关心自己的孩子,才一手促成了今天局面。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沟通与交流,当一个人的声音长期被忽视,当一个人的语言不能得到理解,当一个人的灵魂无法得到认同,就注定会走向寂灭与消亡。
江迟和秦晏说的那些专业名词,江母一个都不懂。
她甚至连孩子的专业名称都说不上来,她是一个失职的母亲,可江迟从未责怪过她。
江迟从小就宽宥温和、情绪稳定,她从没见过儿子如此难过,几乎再用绝望地语气告诉自己的母亲
我很孤独,没有人懂我。
江迟念大学以后,她有
一次和丈夫抱怨,讲小儿子长大后都不大爱说话了,总是在屋里摆弄他那套器材,像是个科学怪人,也不肯多出去和同龄人玩玩
这话说完没多久,儿子忽然变了一个人,倒是很爱玩,也不再沉迷于工科,就是性向忽然变了,男朋友一个接着一个,比普通人换衣服还勤。
江母常常在心中祈祷,要是儿子能定下来就好了,哪怕是个男人也行,只是不要像这样瞎玩瞎闹,染上病可怎么好。
也许是念叨的多了,江迟又变回曾经对工科情有独钟的江迟,突然不再谈男朋友,人也比之前更成熟了。
不知是做母亲的都如此贪心,还是她格外不知满足,当他的儿子如此优秀,她又开始希望江迟能够继承家业,再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结婚。
而今回头去看,从她抱怨儿子不爱讲话开始,她就错的离谱。
江迟一直在说话,只是没有人去听。
他们也听不懂。
江家除了江迟,只有江迟祖父是理科生,而江迟的那些发小、朋友,除了连高中都得花钱上的公子哥,就是随便念个什么专业镀金的富二代,当然,豪门圈里也不乏成绩优异好学生,只是这些孩子大多听从家里的安排,不是学金融会计就是工商管理。
人们总是功利的、总是被迫的、总是向往更快的成功,而这一切,都与钻研二字背道而驰。
江迟与豪门格格不入,与名利场落落难合。
他的父母算是宽容的,他们很有耐心,知道很多人毕业后其实并不会从事与大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所以他们没有强迫江迟改变高考志愿,愿意放纵江迟四年。
但也仅仅是四年而已。
这份有限的宽容是那样残忍,江迟走进了他热爱的一个领域
这个领域却是如此冷僻,如此不被理解。
江迟在这条伶仃的道路上,沉默地独自前行,他不再表达自己,也不再去听外界的质疑。
他的灵魂沉寂下来,选择远离喧嚣。
江迟本以为自己一生一世都不会得到理解。
直到遇见秦晏。
江迟的世界,忽然间重新有了声音。
秦晏总说,是江迟把他拽进五光十色的万丈红尘,有江迟,秦晏的人生才精彩。
可江迟却觉得,是秦晏读懂了他杳不可闻的灵魂。
有秦晏,江迟的世界才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