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
他就让薛时野把人换掉。
安连奚这么想着,也朝对方所在的方向看过去,便见站在田垄上的人回首望向他。
这么敏锐。
安连奚挑起嘴角,注意到还有一人也看了过来。
是徐知府,对方竟又同他揖了一礼。
徐知府再抬头,车帘已然降了下来,那靠在窗边的人影已然看不见了。
薛时野视线微敛,扫向四周,对徐知府悠悠道了句“若本王没记错,各地府衙尚有存粮。”
徐知府“有。”
每月送进京折子里他们都会把粮食存余报上,听见问话,徐知府就已经明白该怎么做了。同时他亦在心中想道看来这位岐王十分了解南境的状况,并非他想象中的那般。
薛时野抬步往回走去,“既如此,不必本王多说了。”
徐知府态度比之先前多了几分真心的恭敬,“下官明白。”
话落,他抬目。
薛时野立在前方,颀长的身影,自带威仪,微微侧首时那一眼流露出浑然天成的睥睨之态令人臣服,“即日起,将各地的米铺征收,向全城施粥,钱粮之后可报与本王。”
大旱期间,多的是米铺哄抬价格,此时由朝廷征粮,想来那些人也不敢报出太过离谱的价格。
徐知府眼前一亮,顾不得地上纷扬的尘土,当即撩起袍子就是一跪,“臣替南境百姓谢过王爷,谢陛下隆恩。”
薛时野狭长的眸子轻扫,掠过远处的马车。
谢他做什么。
薛时野本并不打算多此一举,没有粮食收成,届时衙门开仓放粮便是。眼下如此,不过是因看到他的小王妃救济路边孩童,想讨他欢心罢了。
徐知府不知内情,送走他后还在同身边几位官员道“想不到王爷竟如此心系百姓,实乃吾等之幸”
“是吾等之幸。”
“王妃体恤百姓,亦是菩萨心肠。”
“没错”
说话间,其中一人问“那可还要请六皇子再来一看”
徐知府有自己的打算,在南境,他的声望不小。
于南境这些官员之中亦有极大的话语权,几位官员商议过后听取了徐知府的建议,分别请两位皇子查看情况。这也是为明康帝派来的监军信息观察这两人在南境中的表现。
徐知府肃容道“自是要请的。”
只不过翌日,当六皇子温声道出同样的应对之策时,徐知府心里已经没有那么的惊讶了。至多觉得这位六皇子也是
位愿意为百姓分忧的好皇子,更多的却是没有了。
其余人也有差不多的想法。
两位皇子唯一的不同意之处就在于,六皇子并没有提出施粥一事。
两者相比,众人自有偏向。
如此一来,徐知府在心里也有了计较,只是还待考量。
未来大承一大能臣就这么在主角一党和反派之间开始思考起来。
安连奚对此浑然不知。
连薛时野买下了地方米铺的米粮他都是从沈玦那里知道的。
这日徐知府前来汇报施粥的进程,沈玦过来便将此事与他说了,“那些粮食已经彻底晒死,地方府衙都已经开始放粮了,还有表哥派人在城中施粥”
他咂摸着嘴,应该马上就要离开南境了。”
说来他们到这里也快有半月了。
安连奚还不知道施粥的事,“王爷让人施粥了”
沈玦疑惑看他,“小表哥你还不知道那天你们不是一起去了田间吗”
安连奚摇摇头。
沈玦说“从那日起,表哥就把各地粮商的粮食买下了,而后开始在城内施粥。”
现在整个南境,全都是在夸岐王的,与以往在京时盛传的岐王残忍暴戾截然相反。
反而是本该经此一事受到南境百姓爱戴的六皇子,薛云钦在此次事件中寂寂无名。
沈玦是看不惯对方的,只是暗自腹诽这么安静,倒有点不像六皇子的作风。
这么一面倒的风评,薛云钦怎么可能一点应对都没有。
至于对方究竟藏着什么后手,连沈玦也猜不到。
沈玦说了半天,安连奚还在消化他最开始的那句,忽而呢喃“王爷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