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封给季孙氏,等新君一上位。没错,就是三桓之一、鲁庄公弟弟的那个季孙氏。
然后这块地又不知道在啥时候被齐国侵占了,成为了晋国的筏子,鲁成公时才归还鲁国。啊,这就是后话了。只是想说汶阳之田还是不太能作为左传版本更可信的证据,虽然前辈学者有认为这说明归还汶阳之田不是鲁庄公年代发生的。
反倒是说这时候周室东迁还不到百年,道德还不至于滑坡到当刺客的说法更有说服力但也不好说,毕竟我们已经讲了好几个滑坡的了,就比如之前那些搞谋反或者弑杀主君的,这可实在是太没有道德了。
“道,德。”同缓缓地重复。那后世女子所说的道德分明与他们所理解的有所不同,但似乎又有相通之处。
为人君者,自当行而有道,秉上天之德。但那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更与上天赋予的责任相呼应。然而卑鄙之人,本就不为上天所眷顾,何谈道德更何来道德滑坡之说
他不大能明白,但又好像若有所悟,那便是两个时代的相异之处。
继续说曹沫版本的柯之会。其实很有趣,公羊传的版本主打的是君臣应有之义。强调的是会见之前鲁庄公其实不甘于苟且求和,于是曹沫为他挟持齐桓公,和曹沫直接对峙的也是齐桓公的臣子管仲。最后只留齐桓没有反悔的美名。
而史记或者可以说更强调故事性讲的是齐桓公答应了归还土地后,曹沫收剑而归。但齐桓公立马感到后悔,这时候管仲劝谏他,说你毁诺图一时之快,却会失去天下诸侯的信任。于是齐桓公听了他的劝告,得到诸侯信任归附,继而才得以称霸。
用今天的话来说,唔,每本书都很符合这本书的“书设”。所以只能再次感慨,史书永远只能尽可能近的去贴近历史,它反映了历史,但永远不是真正的历史本身,因为它毕竟是人撰写的。
但也不是现在流行的“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种说法。这种说法说实话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按这个逻辑,所有已经过去的人和事,哪怕只是上一秒发生,只要出自于某人口中的全部都可以打作虚假不是吗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不存在历史,一切已经过去的东西都存在有意识的加工。而这分明是很可笑的。著史者有个人倾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但之前就强调过的是对历史而言,重要的是事件本身存在与否,而非其正义或邪恶的判断。
啊似乎说得太多了,回到柯之会本身,战国之后普遍流行的是曹沫版本,什么荀子管子战国策吕氏春秋都有相关记载,而更早的春秋左传则是全然不同的内容。哪个更可信好像还没定论,但好像也没那么重要。
毕竟柯之会的结局是鲁国和齐国订立了盟约,取得了暂时的和平,中间发生过什么并不影响国家之间的大势。鲁国参与齐国君位之争,并且支持公子纠导致的两国摩擦,终于在鲁庄公十二年得到了平息。
真的挺不容易的,毕竟当年真的差点把公子小白一箭射死的管仲都早被齐桓公纳入麾下了,鲁国再怎么说感觉也就是个从犯。果然怎么想都是齐桓公在借题发挥。不过如果鲁国更强,借题发挥的可能又是鲁国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