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天幕适时炸开了朵朵烟花,五彩斑斓,绚烂至极。
但是张怀民此时却不敢看身旁人的脸色。
众所周知,苏轼最为推崇靖节先生。
苏轼气急,噌一下地坐了起来。
“胡言乱语,妖言惑众陶令公欲仕则仕,欲隐则隐,那是不以求之为嫌,不以去之为高。气节高尚,自然率真,岂能是躺平一言以蔽之”
虽然不明白躺平为何能与真名士自风流扯上关系,但是躺平二字,顾名思义,想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
苏轼身为陶渊明的头号迷弟,自然见不得自家偶像被天幕曲解,吹胡子瞪眼,一顿输出。
陶渊明被选入高中语文必修的这篇归园田居其一,意味深长,可以说这样说,这首诗就是他的一生,他的一生就是这首诗。
东晋柴桑县
二月初,冰消雪融,杨柳吐绿,虽还有些倒春寒,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渐渐地走上了街头巷陌。
一身青色衣衫的少年怔忪地看着天幕,少年的眉眼清秀羞涩,身姿纤长而不瘦弱。
十五岁的陶渊明目若朗星,眼底清澈干净,盛满了快要溢出来的好奇。
这时候的他,还没有蜕变成后世名满天下的五柳先生。
未来的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几乎是一个所有人都感兴趣的话题。
而他,显然是幸运的。
不同于曹操只单论他的文学成就,天幕明确地说明了他的一生就是这首诗。
陶渊明很好奇,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才能够代表他的一生呢。
天幕缓缓打出归园田居其一全文。
琴音渺渺,女声轻而温柔,像是早春时节潺潺的溪涧。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苏轼屏气凝神,直到听完这四句才满意地舒了口气。
“陶公的诗是真的好,每次身体不舒服,我都要拿他的诗来读。”
他的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天音的讲解无疑在他的心里埋了一个钩子,要知道他可是和了陶渊明整整六首归园田居的人。
讲不好的话,即使是神仙,他也要理论一二。
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是一个重视门第出身的时代。他的曾祖父陶侃以军功起家,位极人臣,官至大司马。而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为人淡泊宁静,洒脱自在,是当时的一流名士。
天幕实时放出了陶侃,孟嘉的影像。
陶侃手持利剑,气貌雄伟。
孟嘉手执书卷,儒雅淡泊。
但名将之后不等于名门望族,受士族集团的打压,轮到陶渊明这一代的时候家族地位已经衰落了,他的祖父做到了太守,而陶渊明的父亲却没有任何官职,只能“寄情风云”“淡焉虚止”。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受两位先祖出则忠君爱民,入则超凡脱俗的家风熏陶,年轻的陶渊明,他的志向是出仕,是渴望建功立业的。
画面接着打出了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字样。
陶渊明跟着点头,他始终为自己的祖父们感到骄傲,由平头百姓变成了士族,即使是最低的一等,也足以令人敬佩了。
他们陶家可没有能够世代荫袭的特权,没有奢华富贵的享受。但是说实话,他还是很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
悠闲清静,看树木交错成荫,听候鸟啼鸣。每天学琴读书,只要有所思,有所得,就很快乐了。
以当时的门第标准来算,陶渊明只能算是寒庶士人。“弱年逢家乏”,于是来自浔阳江畔没落的贵族,怀揣着一颗建功立业之心开始了自己的游宦生涯。那年,他二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