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府尉听了,以为是万把头在调侃,对先王不敬,面露怒色,低声呵斥道“住口”
万把头见杨府尉生了气,便不敢再嬉笑,一板一眼的道“大人,请你移步帐外说话。”
杨府尉不知万把头何意,只得跟着万把头走到帐外。其他人也疑疑惑惑地跟了出来。万把头指着滚滚的子母河水,认真地道“大人你看,往年这个时候,河水还少,尤其是上游,河水很浅。可今年,前些日下了这么长时间的雨,河水陡然增多,这上游里也能行得大船,这不是阳关大道是什么行驶的大船,不就是那可载万斤的马车”
杨府尉并未明白万把头话的意思。她想若不是这条河,我们还可运送这些木料翻过银山。只要翻过银山,就是平原,那就好办了。可现在正是这涛涛河水,挡住了去路。于是忧心忡忡地道“河水涛涛,正是阻隔了我等出山之路。河水淼淼,虽可行万斤之舟,但辽阔河面,却无一条船舶,又如何载木出山”
万把头道“大人,我们采伐的树木,每棵都有一二十丈长,若用船运,哪有这么大的船”
杨府尉道“我等既没有船,有船也不能运,这涛涛大河对我们只是障碍,你还有何可高兴的”
万把头嬉笑道“大人,咱们可以造船”
杨府尉听了生气地道“你岂不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造船哪有那么容易我等既没有工具,更不会造船,怎能造得出船来再说,我等时日所限,又怎能等得休要再想这些不着边际之事。”
万把头见杨府尉很不乐,便不再敢兜圈子,道“大人,你听小民讲,咱们把采伐的大树,做成一个个木排,放进河里,让这木排顺流漂下,只要有人掌排,这些木排只需一两日工夫,便可漂到三山府码头,比那坚车良马还快”
杨府尉听到这才真正明白了万把头的意思,高兴地一拍手,连声道“好,好”赶忙又双手合十,向着苍天祈祷道“先王,我等臣子感谢您的佑护,终生不忘您的恩德。”
第二日一早,万把头正指挥着人们往河滩上搬运楠木树,梅参军走过来,心有疑虑地对万把头道“万把头,我昨夜忽然想起,以前曾听人说过,这种楠木很沉,放到水里会沉底,是这样吗”
万把头听了心中一惊,道“大人,你这一说,我也想起来了,老人们讲过这事。小民以前从未采伐过楠木,所以把这事给忘了。这可怎么办”万把头一时也没了主意。
梅参军道“能不能砍伐些松树,与楠木绑在一起,帮着他们浮起来”
万把头摇着头道“大人,鲜松木本身就已经很沉了。这么多的楠木,那要多少松木才行”
梅参军也犯了难,道“这如何是好”
万把头望着眼前的一棵棵楠木大树,却没有办法运出去,急得团团直转。
梅参军沉思了片刻,又问万把头道“竹子行吗”
万把头道“竹子当然好了,尤其是大竹杆,他是空心的。可是,上哪里去找这么多的大竹竿哪”
梅参军道“万把头,那竹子喜水,说不定这河边的山坡上就有。你可遣两路人,沿着河上下游去寻,或许能寻得到。”
万把头赶忙唤来十几个人,将她们分成两伙,让她们带上刀斧,分别向上、下游去寻找大毛竹。
真是神灵相助,也就个把时辰光景,去上游寻找毛竹的人,抬着一根碗口粗细,七八丈长的大竹竿回来了。万把头见了,欣喜若狂,问明情况后,又派了好几十人,随她们再去砍毛竹。到天黑时,已砍来一大堆的毛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