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觉得,我最近听张公指令隐忍低调已经很委屈了,我这辈子都没受过这种委屈,要不是为了共商大事
当下,他恶狠狠地瞪了项伯一眼“呵,走着瞧”
项伯“”
“诶,你说你什么态度”
天气炎热之下,小屋子里每一口呼吸的都空气燥热难当,在挑战大家的神经。
果然燥热,好嘛,今天的会议还没开始,与会人员已经要干架了。
张良不得不制止,他环视众人一圈,心中叹气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带不动啊,带不动,而且他们还不
信任他
眼下,就有人哼哼唧唧开始挤兑了“张公倒是心静自然凉,只怕张公也不止复辟韩国这条路可走,您祖父为韩国三朝宰相,父亲为韩国两朝宰相,您没赶上韩国不要紧,以后高低也是个西汉宰相,智谋五双呢”
这话听来,实在诛心。
但不少人认为在理“你可以早去投降将来的汉王,而我们六国即使复辟,无论再怎么挣扎,最后还会灭于大汉之手,既然如此,还赌上身家性命造反又有什么用呢”
张良沉下脸“所以如今你们已不信我呵,汉王刘邦不知道在秦国哪个监牢里呢”
经历仙人“外儒内法”的讲解之后张良也很震惊,震惊在于仙人竟然给普天之下所有人讲帝王之道
没错,就是帝王之道
张良已经能预料到了,大家知道大汉天命所归,比那个秦国国祚长了几倍不止,总会有一部分人去投奔刘邦,与但汉高祖称兄道弟,博一个从龙之功,脚踏登云梯直升建国初期重臣宝座。
但另一方面,大家知道秦国已经大大刀阔斧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识之士不少反战,既然天下战事已平,他们也很乐意为一个制度完备健康的秦国效力。
总有人为了践行他们的理想,愿意奉献自己的一生。所以张良断定如果刘邦未死,秦汉之间门早晚要干仗
投奔两者的人才思路都不算上有错,最后谁胜谁负就看,鹿死谁手。
秦汉两者可坐拥天下人才,但是张良看着眼前的歪瓜裂枣,心里忍不住泛酸。
就天幕之事以来,一半的人已经心灰意冷就此退出,还有另一半的人不甘心,但又畏惧于天命。
此种形状,怎成大事
破屋中,众人各抒己见,还是张良一锤定音。
张良最根本的计划就是在秦王出行时行刺秦王嬴政。
这么莽的吗没错,就是这么莽。
刺杀不成,行动不止。
其次计划是挑拨那些儒生,兴起舆论,口诛笔伐抹黑秦始皇,只要将大秦打为反面典型,矗立在天下人对立面,以作为舆论辅助。
毕竟造反起义,自古以来都需要师出有名。
所谓天下人,当然不是说天下黔首,真正能发声的天下人,全都是拿着笔杆子的,譬如六国受过教育的贵族,多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而秦国的文化教育就不太行,多完美。
可惜秦王嬴政千古一帝的牌子已经先被仙人立住了
“坑儒事件。”张良道,“为今之计,只有让仙人推测的史料为假可以做文章,我们让坑儒真正发生,便能辩白仙人的那个秦王与当今秦王大相径庭,当今秦王粗暴嗜杀酷戾,天道所不容”
他们听到天音继续叙述了坑儒事件的前因后果,仙人着重强调是“史料推测”。
感谢仙人造反思路。
“不愧是张公,转眼就想出毒计。那让哪些人装作儒
生我们的人手不够,而且伪装也不算太可如果真的要咸阳的读书人,现在一时也来不及煽动四百多人,仙人这段都快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