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两人在清宁观感受到了自己做饭的乐趣之后,隔三差五黛玉便去观内与林道一起亲自动手或是煮粥,或是做些糕点,倒是找到了现代小孩子过家家的感觉,并对此乐此不疲。
又因为黛玉体弱本就与饮食不多有关,动不动就说身体不舒服,不去贾母那里吃饭,十顿里面还不能去吃五顿。
虽说林道过来之后,为陪林道是顿顿都去的,但是却吃的不多,不过两三口,便觉得自己已经饱了。
林道还暗地里和黛玉吐槽“你这吃饭的习惯,若要让那些痛恨自己不够纤细的女孩儿见了,岂不是恨的咬牙切齿。人家忍饥挨饿,不知道要在深夜拒绝多少美食的诱惑,偏偏你美食当前竟觉得吃两口就饱了。”
如今自己动手,黛玉觉得有意思,酸甜苦辣也是都由得自己,倒是体会到了吃饭的乐趣,又有林道在一旁大快朵颐,胡吃海塞,引得黛玉回回倒是多吃了一碗。
白粥最是养人,不过半月黛玉眼看着面色红润起来,背地里不免有人啧啧称奇,觉得林道倒有几分真本事。
别人倒也罢了,只有宝玉因黛玉时时往林道这里跑,倒有些闷闷不乐。只是将近年节,又有省亲一事,贾府上上下下都为此事忙碌,倒也没有人在这个时候开解他,让宝玉更加郁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就到了十五,黛玉需同贾母等人迎接鸾驾,林道既不是贾府中人,又需祈福颂经,所以不曾过去。
既然是祈福,元春等人定然不会往这边来,只有些道姑在观里呆着。贾府众人或有任务在身,或是想去献媚讨好,或是为看热闹,都一股脑儿的往前面去了,定不会来打扰自己,恰好趁这个时间,自己可以处理些私事儿。
林道提前交代了侍儿道士,让她们不可打扰,自己要在房内为娘娘念经。若是谁进来冲突了神灵,降罪下来,我们可是担待不起。
看着那些小道士们吓得连连称是,林道才回房将门仔细掩了,捏了个隐身诀准备出去。
等到出去之前,又在屋里张望一遍,终究还是放心不下,便找来把剪刀铰了个纸人,用朱砂给他点了眼睛,眼看着那小纸人晃晃悠悠的立起来。才祝福道“我有事要出去,你帮我看好家,一旦有人进来就给我报信,知道吗”
那小纸人慢慢的点了点头,林道才放下心来,一路出来,见贾府四处张灯结彩,珠宝争辉。林道本想着纵使是元妃省亲,仗势浩大,但规矩众多怕也没什么出奇的。此时也被勾起了好奇之心,顺着人多的地方就看热闹去了。
谁知一路走来,只见贾府众人分男女按辈分品级排成两列,个个熄声屏气,不敢高声。林道向外望去,街头巷口,都用围帏遮挡,只是没有见宫里来人。
正在纳闷,却见一个太监过来告诉贾赦等人“娘娘如今还没用晚膳呢用过晚膳还要去拜佛,还要去赴宫宴看灯,怕是要等到戌时才动身呢。”
林道一听,这不就是要等到晚上七点了,顿时失去了兴趣。
略过众人,快步向城西去了。
西门外牟尼院内,一位妙龄女子正坐在桌前就这烛火翻看佛经,昏黄色的烛光映在脸上,身后是无边的黑暗。她坐在光与暗之间,越发趁的面如白玉,气质清冷,宛如观音下了凡尘。
林道知道,她就是自己此行要找的人了。
妙玉,苏州人氏,出生于仕宦人家,才貌双全,颇有慧根。因自小多病,便入了空门来消灾解难。
如今父母俱亡,去年跟着师父来到京城,不巧师父又圆寂了。
因她师父精通先天神数,善于卜卦,临终告诫与她,让她留在此地,以后自有她的结果。
如今她只带着两个嬷嬷和一个小丫头在寺院里住着。
按照原世界线,她将会被贾府以为贾妃祈福的名义请到大观园内居住,但因为林道的横插一道,倒使得妙玉如今仍滞留在牟尼院内。
虽说林道算是抢了妙玉的一段机缘,但林道并不觉得愧疚。
贾府对于妙玉这样的妙龄女子来说,实在是个是非之地。
若不是进了贾府,怎么会落得最后“风尘肮脏违心愿,无暇白玉遭泥陷”的地步。
且以后世对妙玉的评价来说,她本来就是因体弱多病无奈才入了空门,一个正当青春年少,眷恋红尘俗世又知情识趣,才华横溢的女子,却要整日面对青灯古佛,这未免太过残忍了。
林道虽是道家,却也相信“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由。”
既然是占了妙玉的机缘,倒不如还她一段坦荡前程。妙玉为求身体康健故而出家,不如探其病因,还她安适平常的人生。
这便是林道此行的目的了。
只是见到本人,林道心里先赞了一句“好一个清高孤傲的玉人,怎么就看上宝玉了。”
妙玉正坐在灯下翻阅佛经,只觉得背后有些异样。心中一惊,厉声呵斥“谁在哪里。”
林道惊诧于妙玉的敏锐,也不好再去遮遮掩掩,当即撤了隐蔽的法诀,现身于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