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7 章(3 / 5)

“差不多差不多,都一样,反正之前的监军都不行。”

“就是就是,加起来都比不过咱们苏大人。”

……

“过奖过奖,也没有那么厉害。”苏景殊搓搓胳膊,不知道是冻的还是被热情的将士们给吓的。

别夸了别夸了,他脸皮这么厚都不敢说他能比之前的所有监军都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弟兄们别夸了,这样压力真的很大。

狄青笑眯眯拍拍他的肩膀,“没事,不慌,只要你别刻意针对,在弟兄们心中就都比之前的监军强。”

苏景殊:!!!

“西北军的处境已经这么艰难了吗?”

狄大元帅耸耸肩,“这两年有公主撑腰已经好多了,以前是什么情况说出来你都不会相信。”

文治武功都是功绩,西北这边没太平过,百姓要承担的徭役赋税比中原重很多,一旦开始打仗连军费也要分出一部分让百姓承担,所以这边的百姓和官府的关系极其僵硬。

文官想在这儿l作出成绩难于上青天,比起安抚怨气冲天的百姓,反而是军功方面更能指望。

地方州府的兵马都监大多是知州、通判、知县兼任,军中打仗重阵图,武将统兵作战必须带着阵图靠布阵来作战,而阵图都掌握在领军的文臣手里,没有阵图的话就算打胜仗也可能会被文臣找理由治罪。

先前庆州那边就是这样,李复圭派武将带兵去攻打西夏营寨的时候给了他们阵图,三千人打十万理所当然的惨败收场,那家伙又收回阵图说他从来没给过,是那些武将自作主张才让军中损失惨

重。

如果他没有过去,这事儿l或许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边军就是这样,带兵打仗是武将的活儿l,指挥战事是文臣的事儿l,打了胜仗是那些文臣指挥有方,打了败仗是武将自作主张。

文臣在打压武将的时候格外团结,很多时候武将都是有苦说不出。

一说打起仗来武将不听指挥了,有多少是真的不听指挥?又有多少是文臣指挥失当推卸责任?

苏景殊叹气,“子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狄青撇撇嘴,“要是所有领兵的文臣都明白这个道理,西北也不至于现在这个样子,一个个的连《孙子兵法》都读不明白就觉得自个儿l有太祖皇帝的能耐,也不知道谁给他们的信心。”

《孙子兵法》上写的明明白白,将领有才能而国君不加干预者能取胜,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敌人又不会按照阵图来进攻,他们拿着阵图去防备有个屁用?

苏景殊:……

这话他真没法反驳。

太祖皇帝是武将出身,后来当了皇帝也依旧在皇宫里指挥前线作战,不过太祖皇帝虽然指挥作战但是给前线将领留了足够的自由和权力,就算将在外不听指挥,只要打了胜仗也不怎么追究。

就是吧,后来继位的太宗皇帝没啥真本事却偏偏觉得自己是个不世出的领兵天才。

战场上最怕的就是瞎指挥,太宗皇帝那指挥水平、算了、他怕说了之后大半夜的有鬼找上门。

太祖皇帝在位时虽然防备武将但是没有防备到现在这种地步,那时候只是崇文,“崇文”和“崇文抑武”还是不一样的,士大夫阶层能傲慢到如今这个地步太宗皇帝功不可没。

毕竟不是哪个皇帝都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这种话。

外患只是边事,边事都能防备,只有武将造反最可怕。

听听听听,这是皇帝该说的话吗?

外患要是那么不重要,他高梁河车神的称号哪儿l来的?

太宗皇帝两次北伐失败,之后便有军中将领试图拥立太祖皇帝之子为帝,不过这事儿l后来没成,还让太宗皇帝更加忌惮武将,之后再选武将首选就是要听话,能不能打仗反而不重要。

从那之后,大宋的武将晋升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只要老实听话就算不会打仗也能升官,要是有勇有谋却不听指挥反而很难升官。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