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安定乃是战将主帅紧缺,又持有灭国之功,在必须做出封赏的情况下走到了今日的这一步,其他的人却不是这样。
李治也不希望,这等公主也能出将入相的待遇,会扩散到太多人的身上。
“怎么想的”武媚娘摇头轻笑了一声,以闲谈一般的口吻答道“大概是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吧。”
李治奇道“哪有这么形容的”
“我说错了吗”武媚娘解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又不是只在形容陛下这颗紫微星,各州刺史理政之时也当有此标准,何况是为陛下钦定上柱国的安定。”
“陛下有朝臣拱卫,太子为诸王标杆,各州刺史有属官协力,至于安定既要为陛下横扫边陲、威震四方,自然也该当有群星策应。偏偏那些个朝堂官员又不是个个都觉得公主可堪大任的,还不如姐妹、姑姑还有那些有本事的姑娘们能为她尽心效力,你要让安定怎么办”
“我”李治一时语塞,不得不承认,媚娘话中所说并没有错。
光是之前刘仁轨的那件事上就可见一斑。
现在就算圣旨已下,为此事盖棺定论,媚娘还有几分抱不平的想法,又将这其中的困境控诉在了他的面前,也一点都不奇怪。
虽说连英国公的孙子李敬业都因前往辽东的数年历练,对安定公主尤为敬服,李治却不难猜到,朝堂上的大部分臣子到底是如何想的。
安定公主年龄渐长,好像非但没有让熊津大都督府的幕僚变成更多人愿意趋向的选择,反而有更多人开始观望天皇天后对于安定公主随后的安排,看看他们是否要在太子成年之后,还给一个公主这样大的权力。
这就让安定在运行四海行会、坐镇辽东之时,不得不启用更多的非士族出身之人,以确保各处岗位都有人督办事务。
她想借用同道的姐妹与皇室长辈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确实是最佳的选择
可李治也说不好,这样的发展到底会导向一个什么结局。
比如说,倘若安定当真能在数年后解甲归田,这个只有在安定麾下才能得到重用的特殊群体,当真甘心自己会失去此前的权力吗
然而还没等他想出个所以然来,因病症导致的头疼就让他被迫中断了思考,武媚娘也在此时朝他说道“再说了,她们的俸禄是安定出的又没让你出,还有,若是真有人觉得我在苛待于义阳和宣城,兰陵萧氏只是因萧昭容的失势而偃旗息鼓又不是人都死完了,自会来说的。”
“陛下与其思考这些费心伤神的事情,还不如想想,该当给贤儿选个什么王妃。”
李治连忙摆手“如今后续军粮筹措仍需不少,先莫要提此事了。”
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楚的。
虽是身在病中,李治的语气也倏尔凝重了起来,“这军情要务,还要劳烦媚娘与凉国公商
定,千万莫要给吐蕃以可趁之机”
此次安定请战,调度各地单只府兵精锐便有四万有余,若算上后勤人员与候补兵马,有将近八万之数,若是作战一年,需要六十万石的军粮。
奈何灾情之下,关中先后遭遇大旱与暴雪,早将常平仓粮草取用殆尽,就算有官员、亲王、富户各自解囊,又调度了山南粮仓储备,也只凑出了大约三十万石,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会消耗在行军抵达西海的途中,可想而知对于后方的粮草补运压力有多大。
三个月内必须再有一批军粮调拨往陇右,送入吐谷浑与西海都护。
他得是疯了才会在此时考虑皇子的婚事。
也就只有李敬玄那等为攀附世家不遗余力的家伙,才能想到赶在旱灾期间,又将新妇迎娶进门,成了朝堂之上被安定痛斥的对象。
“陛下放心,此事我会尽心的。”武媚娘起身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