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朝廷另派杨武通率兵前往平乱,再次俘获了爨翫及其子爨宏达等,并将他们押往长安。
这两次叛乱以及平定后,爨氏的领袖被灭,爨氏遭受了致命打击,势力有所缩减。
可没几年,文帝病逝,杨广继位,可刚继位的杨广忙着平兄弟杨谅的叛乱,后来又忙着对付吐谷浑等。
倒是把这云南给忽视了,大业三年干脆撤掉了总管府,然后算是放弃了云南之地。
在云南更南之地,则还有濮部,也称为缅国,他们是哀牢族一支,也是自云南走出去的,此时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居住生活。
其实早在魏晋之时,当地汉人豪强形成的大姓,和土人夷帅之间的争斗激烈,互相兼并,但到了后来,便只剩下一个爨氏大姓集团。
他们盘踞南宁,只是在形式上对中原王朝奉正朔,实际是在地方闭关自守,巩固势力。
再后来,爨氏也分成了两爨蛮,分为东爨和西爨。
爨氏窃据一方,朝廷遥授他们刺史太守之位,世代相袭,延袤两千里。
眼下被隋朝称为南中地区的云南,比以前更乱,没有了爨氏的一家独大,现在各地是部落支离,首领星碎。
滇东的西爨白蛮,和东爨的乌蛮各不统属,互相征战,内斗不停。
而在洱海边,六诏部落也相继开始崛起。
在南中地区,千百年来的传统,就是各部经常互相进行掠夺性战争,长年这样打来打去,使得根本难以发展,全损耗于内斗之中了。
罗成提出把宇文述调去南中,倒也符合皇帝的心思。
在大业五年平灭吐谷浑,大业九年又平灭高句丽这一东一西两大威胁之后,皇帝现在正愁没敌手呢。
当年被迫放弃了南中地区,现在正好可以再去收回来。
趁着眼下南中各部混乱之际,正好出手,绝不让他们再斗出个老大来独霸一方。
罗成的提议也其实是从罗艺那里早知道了皇帝最近的一些调查和商议内容,所以才顺势提出。
他甚至为向皇帝提出。
“要控制南中,那么关键还在于得有一条交通要道,这条路即是进军之道,也是维持统治的命脉。”
“你有合适的路线参考吗?”皇帝问。
“陛下,如果按传统的办法,从蜀中的沪川修路进南中,不但要翻越的路太遥远,而且山路难行,尤其本身中原到蜀中就已经路途遥远且难行,这条路太远太难行,并不合适。”
“臣以为,不如自岭南的交趾郡修一条路到南中地区,从交趾经步头至昆州,然后向北修路到蜀中南部的戎州,在昆州向东北可修路到巴汉的牂柯郡宾化。”
“将来还可以从昆州把路向西修到洱海边的云南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