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魏逆 > 第312章 举一人罢

第312章 举一人罢(2 / 3)

“竖子年未至而立,履历浅薄,仗着尺寸之功,便妄自尊大,竟敢妄议先帝顾命之臣真当庙堂无有法度乎!”

“司马公系出名门,乃我魏国三世重臣,功勋彪炳、誉满朝野,焉能与王莽之徒共论圣贤不畏天下士人群起口诛笔伐,将尔定为奸佞乎!”

“身为谯沛子弟,殊遇显荣,凡事当缄言笃行,以裨益社稷为重,岂能效仿市井之徒搬弄口舌,徒增是非竖子当真不思,朕与尔等父祖辈创业之艰乎!”

“今蜀吴不臣、天下未平,正值国事艰难之际,不知悉心任事,竟效浮夸之风清谈心得竖子竟不知‘天下难事必做于易’,亦罔顾朕授予中领军职之期盼乎!”

曹叡越骂越起劲,俯首听着的夏侯惠越听越舒心。

这哪是骂他啊

分明是曹叡听进去了他的示警了。

所以在隐晦的提醒他,声称以他如今的功绩履历无法与司马懿比肩、身份地位更无法与之抗衡,让他不要轻举妄动、不知死活的搬弄口舌。以司马懿在朝中军中的威望,夏侯惠若是落人口实了,那到时候曹叡也很难保住他的仕途。

说白了,就是夏侯惠现今还不够格说、更没资格参与这种事。

踏踏实实的努力积累功勋与威望去,有朝一日成长为能与司马懿掰手腕的宗室大将了,那才是真正的为社稷着想、比说什么都要管用。

在夏侯惠无比恭顺的受训中,觉得口干舌燥的曹叡,也终于把司马懿将总领屯田清查的事情说了,“依制,屯田事务属太尉。太尉既然归朝了,朕也不好让卫卿继续越俎代庖。且朕打算将此事皆付于太尉府,稚权也不再参与其中,你可知晓此中缘故否”

一来,是为了安抚权贵们。

不用想的,司马懿前脚刚踏进洛阳,权贵们后脚就上疏,请庙堂依制让司马懿主屯田事,将卫臻与夏侯惠踢出去。

庙堂对此,是没有理由拒绝的。毕竟先前追回洛阳典农部被倾吞的屯田时,就是以依武帝制为理由的。

另一,则是安抚司马懿。

司马懿都主动卸任雍凉都督职责、放下兵权归来京师了,曹叡总不能还将太尉府的事务让旁人兼着吧

搞不好,就落了个将司马懿雪藏的非议。

夏侯惠对此中干系还是清楚的,就是难免有些惋惜。

若是司马懿按着曹叡给予的期限,年中六月时才归来京师,那他就能将京畿各郡的典农部都清查完毕了!

清查屯田,对我而言是树立威信的好事,但对你这个太尉来说,却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你一个土都埋到脖子的人,连这点利害都拎不清吗

这么急着赶回来作甚!

好一阵腹诽后,夏侯惠有些认命的作答道,“回陛下,臣惠明白,更无怨念。”

“明白就好。”

曹叡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叮嘱道,“清查洛阳典农部时,稚权行事犹如酷吏,朝野非议甚多,此些时日就深居简出罢,莫招惹是非。”

“唯。”

恭敬应声,夏侯惠起身作辞,“臣惠告退。”

“慢着,朕还有一事。”

“请陛下明示。”

曹叡没有当即作言,而是借着自斟自饮思虑了一会儿,像是下了什么决心后才开口,“弘农郡乃京师与雍凉之咽喉,非忠诚不可牧守,今太守深失朕望,断不容之留任。稚权兼领着中书侍郎之职、对庙堂诸事不陌生,也试着举荐一人罢。”

两千石之任,且还是近畿大郡,竟也让我参与举荐了

最新小说: 武道天帝 说了子债母偿,你偏不信怪我咯? 九龙剑尊 人在斗破,系统却在大主宰 五阴诡事夏一天郁小雪 源力过载 七十岁的我成了仙门赘婿? 长生从炼痴情蛊开始 斗罗绝世:逆命之瞳 全民修仙时代,系统让我当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