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样一来,黄金宝钞就实际超发了,一年1200万贯宝钞,但朕只能收储150万两黄金,一两黄金等于五两白银,超发了近一倍的黄金宝钞。”
“最早二十五年,最晚三十年,黄金宝钞的总发行量,就要超过两成准备银的下限了,黄金宝钞就会和费利佩的金债券一样崩溃。”
朱翊钧想起去年,他要停发宝钞,却被内阁、户部给封驳的事情,最终他被说服了。
黄金宝钞就跟一个随时要爆的雷一样,让朱翊钧忧心忡忡。
王谦面色古怪,他欲言又止,反复斟酌,才低声说道:“陛下不在松江府,其实…流通到海外的宝钞是不必兑现的。”
“嗯?”朱翊钧一愣,惊讶的看向了王谦,眉头紧蹙。
“陛下,流通到海外,是不用兑现的。”王谦重复了一遍他的话,大家都是读书人,他说这话,陛下只要转过弯来,就能明白他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吕宋宝钞的兑现量其实很小很小,因为宝钞要在整个南洋流通,甚至有些不太够用,只有很少部分需要在大明腹地兑现,多数时候,兑成白银这件事都不会发生,而是变成各种货物。
黄金宝钞在大明腹地,才是可兑现货币,在海外,是不可兑现货币,只是人们相信在遥远的大明腹地可以兑现,所以才有价值。
更加直白的讲,宝钞是大明掠夺海外财富的重要工具。
陛下在宝钞问
题上,主要考虑的是皇帝的信誉,但真正做事的臣子,比如在松江府的李乐、王谦,看的更加清楚,海外的通行宝钞,根本不用兑现,所以超发的问题,其实完全没必要困扰。
朱翊钧沉默了许久许久,才说道:“朕想的片面了,这话到外面,绝对不要乱讲。”
“臣遵旨。”王谦赶忙应承道,他就是跟陛下说说,去外面胡说八道,那不是等着被陛下砍头吗?
在王谦看来,皇帝陛下的思虑当然是正确的,但陛下思虑并不是完全周全的,因为陛下远在京师,不在松江府,对吕宋宝钞的具体运行,了解不是很多,想不到这方面理所当然,所以才走入了一个死胡同里。
万历黄金宝钞,从来不存在超发问题,因为不用对海外的宝钞进行兑现,海外夷人没有能力让大明兑现。
夷人有快速帆船吗?有三十六斤火炮吗?有十六万训练有素的水师吗?没有这些,还要让大明兑现宝钞,那是在找死。
这话很没有道德,所以皇帝不让王谦乱讲,对王谦本人不利。
王谦和皇帝陛下又沟通了许久,他才俯首告退。
“这些个读书人啊,满肚子的坏水!”冯保看到王谦离开后,啧啧称奇的说道,能说文臣坏话的时候,冯保绝不说一句话好,但冯保不认为自己说的是坏话。
这王谦,真的是太坏了,惑乱君心!
人无信不立,怎么能蛊惑陛下陷于无信的危机中?
这些事儿,大臣们悄悄做了,不用让陛下知道就是。
“国姓爷也是个读书人。”朱翊钧翻看着手里的一本奏疏,殷宗信写的《吕宋概要疏》,满篇全都是仁义道德,但朱翊钧看来看去,只看到了吃人两字。
万历四年,殷正茂推行许民自耕,看起来是汉夷都可以做自耕农,怎么看都对夷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