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分歧的关键,那么解决分歧,就变得简单了起来。
“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看法,那朕来说说朕的看法吧,严出还是很有必要的,就按申阁老的办法办吧。”朱翊钧看向了所有人,做出了决策。
其实已经达成了共识,从曾同亨一言不发开始,分歧其实就已经在慢慢消失。
正如高启愚所言,这样让人瞠目结舌惊掉下巴的文章,要多少有多少,这些蠢货带着这些脑子缺根弦的想法,到了用人单位,只会起到负面作用。
人数少的时候,自然看不到危害,但蠢货一旦成为了多数,那政事败坏,就变成了必然。
任何形式的任何组织,都是这样,可以有蠢货,但不能多数都是蠢货。
“陛下圣明。”申时行带着群臣见礼,歌功颂德。
当廷议有了结果,当皇帝做出了决策,这条政令走出文华殿大门的时候,任何人支持反对政令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反贼,视为所有廷臣的敌人。
“臣年事已高,精力难以为继,臣恳请陛下准臣致仕依亲。”凌云翼见正事说完了,出班俯首说道。
凌云翼因为上一次科举舞弊案,其实一直在寻求一个致仕的机会,看着国朝逐渐稳定下来,尤其是官厂里因为文成公人情过重的弊病被消除,凌云翼终于打算退了。
“凌次辅可有新阁臣的人选推荐?”朱翊钧倒是没有阻拦,凌云翼已经上了两次致仕奏疏,朱翊钧也挽留了两次,凌云翼去意已决。
而且身体不会骗人,容不得一点谎言。
西书房行走总共有四位,申时行、高启愚、侯于赵、王一鹗,除了申时行已经入阁之外,三位都有入阁的资格,但时机好像都不合适。
高启愚入阁,前面有个大宗伯沈鲤,侯于赵在户部,前面有个大司徒张学颜。
王一鹗被陆凤仪攀咬,徐阶究竟为何要给王一鹗十万银,余波刚平,也不适合推荐。
西书房行走,似乎都不太适合此刻入阁。
“臣并无人选举荐。”凌云翼看了看三位阁臣候选,最终没有举荐任何人。
他来的干净,走的也要干净,他儿子用他的名义科举舞弊,几万两银子,就把他一生的清誉给卖了,他的举荐,也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困扰,他本来入阁就是应急,不是混朝堂的,是混地方的,也没什么弟子要推荐。
朱翊钧沉默了下说道:“凌次辅为万历维新推运功臣,若有举荐,朕自然会仔细考量。”
“臣就不招人嫌了。”凌云翼笑了笑,仍然没有举荐,陛下的意思是让他找个继承人,这样一来,就有一份香火情,来保护他和他的家人。
凌云翼这辈子杀人无数,得罪的人海了去了,这一退,为难他的人必然很多,有个人遮风挡雨,会少许多许多的麻烦。
凌云翼不是不懂,他也不是不怕,是因为有陛下在。
有陛下这句万历维新推运功臣,就没人敢为难他。
再说混到了次辅这个份上,谁手里还没点势力?他只是退了,又不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