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的各个部份,得到了新莽军大举来犯的消息,都非常地恐慌。昆阳城里一共只有七、八千个人。面对新莽军如此强大的声威,这不是巨雷轰顶吗?
绿林军的将领王凤、王常,见下属们都在纷纷地准备着行装,一副打算放弃的样子,王凤、王常也想临阵逃脱了。但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刘秀却站了出来,他说:“现在敌强我弱,只有拼死一战,或许还有活路,如果大家分散了出去,必定是死无全尸。何况宛城也已攻了两个月了,还是久攻不破。如果我们昆阳再被新莽军破了,那么我军就会腹背受敌,就会全线崩溃。大家最后都是一个死,大丈夫在这个时候,不拼死建功立业,还等何时啊?”
有些将领很信服刘秀的意见,但有的将领却不以为然,他们气急败坏地与刘秀争执了起来。
一番大吵以后,斥候来禀告,新莽军已经到了城北,队伍延绵一百多里,旌旗蔽日见不到尽头。
这时,想跑也跑不成了,大家也不再吵了,大家问刘秀,“你说怎么办才好”?
“这昆阳城,城虽小但墙高且厚重,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你们只需要据险坚守,我愿意带着自己的卫队,突围出去搬取救兵。然后我们内外夹攻,这样就有可能破敌。”刘秀慷慨地愿意自受重任。
对于刘秀这个意见,王常非常地赞同,他与王凤两个人一拍板,便立刻开始布置了城防。
刘秀带着邓晨、李轶等干将,一共才一十三骑,趁着夜色在昆阳城的南门突出了重围。当然,十三骑当中还杂着一个徐该,但他的头发和胡子,都已经被剃去了,他也穿着了军服,杂在了十三骑的当中,他的腰里却挂着“打神鞭”。
刘秀带着这一十三骑,左冲右突方才杀出了重围。南阳的绿林军的队伍,正在围攻着宛城,这军队可是不能撤下来的。他们调转了马头向东,直奔定陵、郾城而去。
王寻、王邑指挥着大军,把昆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新莽军虽然势大,但是主将王寻、王邑却都是庸碌之辈,唯独庄尤是非常清楚,应当怎么打这个仗的。
“昆阳城小而坚,恐怕一时难以攻取,如今伪帝在宛城,不若绕城而过直奔宛城,擒贼先擒王,擒贼王以后,昆阳城自然降服”。庄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