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继续打下去的话,由纽兰共和国支持的波伊国很有可能会赢得全面胜利。
当然,前提是梁夏帝国不会借手。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迢曼帝国撑不住,在其退下后,梁夏帝国很可能会从幕后走到台前。
真要如此,之前八年的战争就白打了!
这场战争,让纽兰当局清楚的认识到,迢曼帝国并不是一个靠得住的盟友。
其实,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罗纳德才提出了以“重返孤大陆”与“称霸西半球”为目的的“南进战略”。
按照当时情况,也就需要10年时间,就能完成独霸一方的壮举,通过称霸西半球,获得单独挑战梁夏帝国的资本。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在罗纳德赢得第二次大选的那年,梁夏帝国迎来了以立场强硬出名的首辅,海军元帅周涌涛。
在他之前,也就是廉旭升之后的4任首辅全是文职官员,在对外态度上都比较温和。
由周涌涛出任帝国首辅,其实是梁夏帝国由战略收缩向战略扩张转变的标志**件。
当然,这也可以看成是对纽兰共和国与迢曼帝国进行战略扩张的反应。
也就是在周涌涛的手上,梁夏帝国的军事建设重新走上正轨。
结果在短短的几年之内,梁夏帝国就通过行动,宣告全球霸主的地位不可动摇。
同样是这几年,迢曼帝国基本上吃光了在两伊战争中获得的战争红利,再一次被逼到了绝境。
周涌涛推行的对外政策,几乎全都是针对迢曼帝国。
这也很好理解。
在把迢曼帝国干趴下后,梁夏帝国就将统治世界岛,并且依靠全球第一的海军,完成对纽兰共和国的全面封锁。
因为没有能与之抗衡的海军,所以纽兰共和国根本不可能称霸西半球。
这也是在逼迫纽兰共和国为迢曼帝国输血。
简单的说,除非纽兰共和国打算打一场几乎没有胜算的战争,不然就必须耗费大量资源救助迢曼帝国。
在把大量资源用在迢曼帝国身上之后,纽兰共和国拿什么去挑战梁夏帝国?
要不了10年,纽兰共和国就会力竭不支。
到那时候,梁夏帝国不用动一兵一卒,就能干掉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霸权!
其实,迢曼帝国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始怂恿伊拉克的军事独裁者,试图通过发动一场代言人战争扭转局面。
不同的是,这次要挑战的是梁夏帝国,还提前跟纽兰共和国协商。
为了获得纽兰共和国的支持,肯定得提前通气。
当然,说起来是给纽兰当局面子,希望能与纽兰共和国并肩作战。
可是看现在的局面,支持迢曼帝国的军事冒险,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吗?
自赫伯特往下,没哪个有足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