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并非全部。
在巴铁的战斗机升空前,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部署在巴沙瓦与卡拉奇的2架“侦-29C”相继升空,并且在大约30分钟之后,跟靠前部署的“指-8C”汇合。
这两架大型电子侦察机,也就是电子战机,才是真正的“关键先生”。
因为大型电子战机的使用强度远比不上预警机,所以“侦-29”系列总共不到30架,还没有“指-8”的一半。
至于价值,“侦-29C”绝对不在“指-8C”之下。
在高强度的空中战斗中,电子战机甚至比预警机更重要。
说得直接一点,跟差一个级别的对手,比如梵罗国交战,“侦-29C”这样的大型电子战机能够让附近300千米范围内的敌机全都变成瞎子。如果适当的缩小干扰范围,比如把干扰区域的扇面减小到5度,干扰距离能翻倍达到600千米,也就能对敌人的大型预警机进行压制式电子干扰。
设计“侦-29C”的时候,帝国空军针对的是迢曼空军与纽兰空军,并根据假想敌提出了战术性能指标。
帝国空军所针对的,主要是纽兰空军的E-3“望楼”大型预警机。
梵罗空军就有几架“望楼”。
在新历140年,也就是E-3A列装纽兰空军2年之后,梵罗空军凭借良好关系获得了一架E-3A。按照当时的规划,梵罗国将在未来10年之内用30亿纽币采购8架E-3A,打造两套空中预警与指挥系统。
可惜的是,梵罗国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仅仅几个月后,那架纽兰空军租借给梵罗空军测试使用E-3A就失事坠毁,不但预警机彻底烧毁,搭载的20多名机组成员无一幸免。关键是,这架E-3A在纽兰空军名下,在空难中丧生的机组成员,有13名纽兰空军的官兵,其中一个还是德州参议员,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侄子。
当时送E-3A去梵罗国进行测试飞行,就是为了推销这种大型预警机,帮助军火商拿到天价订单。
此事直接导致纽兰空军参谋长与国防部长引咎辞职。
事后查明,导致失事的原因,竟然是梵罗空军的保障人员在做维护的时候,少加了三分之一的液压油,并且用废油冒充,导致液压系统的管道堵塞,没达到工作所需压力,使得控制舵面的液压机构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导致E-3A在紧急迫降的时候,因为主要气动舵面失灵而坠毁。
关键还有,那些液压油被保障人员以15000千卢比,也就是不到1000纽币的价格卖给了废品收购商。
为了几百纽币,导致价值近3亿纽币的E-3A坠毁,恐怕也只有梵罗空军做得出来。
虽热主要涉事人员都遭到了严惩,带头的军官被判处15年监禁,但是此事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新历147年。
也就是到了这一年,纽兰当局才批准了向梵罗国出口E-3的军售合同。
这比原定计划整整晚了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