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丁镇南没有想到的是,施授良要跟他一起离开沙乌地。
不过,施授良不去巴铁,而是回帝都,去面见首辅。
在飞机起飞后,丁镇南大致分析了当前的局势。
结论显而易见,梵罗国不宣而战,而且一口气投入了几乎全部的兵力,就是要逼迫梁夏帝国出兵。
简单的说,开辟第三条战线。
虽然巴铁军队表现神勇,在开战之后不但没有落败,反到夺得主动权,让梵罗空军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但是看整体战略,巴铁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反败为胜,甚至无法顶住梵罗军队的轮番攻击。
那可是长达1000多千米的战线!
就算在这条战线上,总共才3处主要战场,围绕伊堡的北部战场,以萨特莱杰河东岸为主的中部战场,与兵锋直指卡拉奇的南部战场,可是如此宽大的正面,足以让巴铁军队首尾难顾。
在专机起飞后不久,参谋送来了最新战报。
梵罗军队已经在信德省东部取得突破,击溃了科克洛巴尔的守军,正沿着铁路线向西边推进。
预计,将在夜间与第24机步师外围部队遭遇。
这可不是好事。
为了降低国防开支,集中有限的财力搞工业化,在正式加入东方集团之后,巴铁就把南部地区的防御交给盟友,也就是梁夏帝国。在过去的20多年里,第24机步师的头号任务就是守住卡拉奇。
巴铁就只有这一座大型深水良港!
当然,帝国也需要这座港口。
正是如此,巴铁陆军才能把常备兵力削减到60万,而且把主力装甲部队全都部署在中部与北部地区。
这么安排,还跟巴铁的地理环境有关。
受到塔尔沙漠隔绝,以卡拉奇为核心的南部地区跟中部地区的关联不是很紧密。
因为只有一条铁路,公路的通行能力也很一般,所以装甲部队在两个地区之间难以来回机动。
总而言之,守卫卡拉奇的主力是第24机步师。
现在的问题是,梵罗陆军很有可能把重点放在南面。
不止是为了打下卡拉奇,也是要打垮第24机步师,或者说通过对付第24机步师向梁夏帝国施压。
其实,只是强攻卡拉奇,就足够让梁夏帝国出兵参战了。
虽然在周涌涛担任帝国首辅之后,帝国加大了在巴铁的投入,包括动用大量资源来扩建瓜达尔港,但是才短短几年时间,就算瓜达尔港已经具备支持舰队作战的能力,也没多大的价值。
关键就是,没有通往瓜达尔港的铁路,唯一的地面交通就是一条沙漠公路。
主要还是得依靠卡拉奇。
可见,只要梵罗国在此方向上投入了重兵,帝国就必须出兵,还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主力部队运送过去。
比海运还快的,也就只有战略空运了。
这里面涉及到大量问题。
首先就是,要不要着重加强第24机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