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第52特混舰队被击溃之后,第51特混舰队的日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即梁夏空军肯定会把矛头转向登陆舰队,并且在袭击登陆舰队的时候发现第51特混舰队,然后开始打击第51特混舰队。
在上午的时候,斯塔克召集了3名联队长,以及负责航空作战的高级参谋。
斯塔克询问了一件事情,即能不能在保持战斗力的前提之下,提前对中转岛东面的几座岛屿发起打击,以削弱来自岸基航空兵的威胁,确保在遭到梁夏空军袭击之后,能够集中兵力对付战略轰炸机。
讨论一番之后,3名联队长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不过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比如,只能以瘫痪军事基地为主,而且得在必要的时候,通过第52特混舰队补充损失的舰载机。
关键,还是让空军加大轰炸力度。
可惜的是,纽兰空军早已经全力以赴,还用光了库存的巡航导弹。
要让空军加强轰炸力度,就只能让轰炸机挂上炸弹,或者短程空对地导弹,再飞到目标上空投弹。
毫无疑问,损失肯定会直线上升。
先不说有没有意义,空军会不会答应都还是个问题。
只是靠舰载航空兵,那就得严格限制打击范围,或者说逐步扩大打击范围,不要指望能一战而胜。
那么,就肯定要遭受很大的损失。
斯塔克能做的,也就是向海军司令部汇报,并且让海军司令部尽快安排补充的舰载机飞往西海岸地区。
在需要的时候,这些舰载机就能够通过第52特混舰队飞往第51特混舰队。
在斯塔克看来,只要能够顺利拿下中转岛,哪怕会遭受较大损失,也能够承受。
随后,斯塔克就让参谋去做安排。
只是,战局的变化,依然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测。
下午,准确说是在中午,也就是当地时间的下午17点30分左右,负责在东东望洋上佯动的第53特混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在短短十几分钟之内,该舰队承受了100多枚远程反舰导弹的猛烈打击。
结果自然不用多说。
其实,第53特混舰队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混舰队。
该舰队的核心,是3艘用快速集装箱货轮改造来的“航母”。因为时间太仓促,还需要严格保密,所以这3艘“航母”都只有航母的样子,并不具备搭载与运作舰载机的能力,更别说进行航空作战。
在这3艘“航母”的飞行甲板上,摆放的全是舰载机的模型。
为了伪装得更逼真,3艘“航母”各搭载了几架直升机,而且每天都会安排直升机升空巡逻。
关键就是,其他的全都是货真价实的战舰。
这些战舰,也是来自夕落洋舰队,总共4艘防空巡洋舰,6艘通用驱逐舰,6艘反潜护卫舰,以及4艘补给舰。
其中的2艘防空巡洋舰、2艘通用驱逐舰与2艘反潜护卫舰来自“肯尼”号战斗群。
航行途中,也就是这些战舰在与外界联系。
这么安排,同样是为了欺骗梁夏海军,让梁夏海军相信,这是拥有3艘“尼兹”级超级航母的第51特混舰队。
至少从之前的表现来看,已经达到了欺骗目的。
可惜的是,在遭到打击之后,第53特混舰队立即原形毕露。
伪装成航母的3艘货轮都被击沉,此外还有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与5艘护卫舰在遭到打击后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