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兰登陆舰队已被全歼,包括4艘“基德”级防空驱逐舰在内的8艘护航战舰,以及大大小小的38艘登陆舰全被击沉,或者是即将沉没。按照前线部队的报告,没有必要发起第二轮攻击,至少暂时不需要。
提供甄别报告的是一架前出的“轰-9D”,也就是甲编队的领队长机。
在任何一支轰炸机部队里面,都会有几架轰炸机进行过特别改造,安装了照相机之类的简易侦查装备,或者是具有测绘功能的对地与对海搜索雷达,以便在完成打击之后,对攻击结果进行甄别。
通常都是领队长机。
此次,在甲编队里,就有4架“轰-9D”配有对海搜索雷达,负责在完成攻击之后进行甄别。
使用对海搜索雷达,轰炸机不用飞得太近。
此外,夜间也没办法使用照相机。
其实,负责执行甄别任务的,还有一直伴随预警机活动的电子侦察机,也就是通过监视敌舰的无线电活动来判断敌舰的状态。
在战斗状态下,没哪艘战舰会保持无线电静默。
这样一来,只是通过敌舰防空雷达产生的电磁辐射,就能对敌舰的状态做出一个相对较为准确的判断。
比如,在轰炸开始前后,4艘“基德”级的对空搜索雷达一直在工作,此后还用了火控照射雷达。到攻击结束,4艘驱逐舰的雷达都处于“关闭”状态,发出的电磁辐射全都来自无线电台。
大部分登陆舰都配备了自卫用的近程防空武器,肯定配有相应的火控系统,一般都是简易的火控雷达。
只是,几十艘登陆舰集中在一起,因此就算截获了大量信号,也很难判断这些信号到底是来自哪艘登陆舰。
综合这些情报,有理由相信,纽兰海军的登陆舰队已经完蛋。
不过,白华伟等人最关心的,并不是这些战报,而是之前收到的消息,在第一份战报里面提到的一件事情。
前出的4架“战-9B”在快要追上登陆舰队的时候,遭到纽兰战斗机拦截!
准确的说,其实是空军的预警机及时发现逼近的纽兰战斗机,随后引导“战-9B”进入空战状态。
可问题是,战报中并没有提到具体的情况。
唯一算得上具体的,也就是空中交战的持续时间还不到15分钟。在“战-9B”占据有利位置之后,那些纽兰战斗机就转向撤走了。接下来,2架“战-9B”加速追击,并且在追击的过程当中发现了登陆舰队。
至于是怎么发现的,战报中同样没有提到。
不过,白华伟他们都能想到。
虽然“战-9B”的火控雷达有很强的下视能力,还针对海面镜像干扰做了优化,但是在空战当中,火控雷达肯定以对空模式工作,基本不具备对海探测能力,也肯定无法及时发现海面上的战舰。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
“战-9B”是在追击的时候,遭到防空雷达的照射,也就是被掩护登陆舰队的防空驱逐舰发现了。
可问题是,那一定就是掩护登陆舰队的防空驱逐舰?
为什么不能是掩护航母的防空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