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侦测到不明无线电信号,但是在两艘航母遭到潜艇伏击之后,首先考虑的就是在暴露行踪之后会遭到空中打击。
为此,必须得加强防空力度。
从所处的位置来看,“刘长勋”号更适合执行防空任务。
因为只有1艘航母,要为3支航母战斗群提供防空掩护,而且没人知道能够在什么时候撤离战场,所以在做战术安排的时候,“刘长勋”号的主要任务就是防空,反潜任务全都交给了“贺永兴”号。
当然,关键就是保护好“周宽德”号。
道理也很简单,“刘长勋”号与“贺永兴”号都提高了航速,而且在不定时的进行反潜机动。
如果附近有敌人的潜艇,也会把枪口对准“周宽德”号。
总而言之,在入夜之后,留下来掩护“贺永兴”号的只有1艘护卫舰,以及1艘防空巡洋舰。
要命的是,那艘巡洋舰负责舰队内层防空的指挥与协调。
可见,“贺永兴”号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
所幸的是,掩护航母的,不止是海面上的战舰。
在任何一支航母战斗群里面,至少都有1艘专门负责反潜的大型攻击潜艇,有的时候还会增加到2艘。
这次,在第四十一特混舰队里面就有5艘大型攻击潜艇。
只是,在通常情况之下,大型攻击潜艇主要负责外围的反潜作战,很少在舰队里面为航母提供近距离掩护。
道理也很简单,潜艇是攻击武器,不适合执行防御任务。
正是如此,这5艘大型攻击潜艇,有3艘在舰队前方550到600千米的海域活动,另外2艘分别在“刘长勋”号与“周宽德”号前方200千米外,主要的任务,其实是对付敌方巡航导弹潜艇。
不要忘了,巡航导弹潜艇能搭载射程在600千米左右的反舰导弹。
如果能够获得准确情报,巡航导弹潜艇就能在600千米之外,用上百枚反舰导弹对航母发起饱和攻击。
要说的话,这才是头号威胁。
正是如此,在航母遭到袭击之后,离得较近的2艘潜艇才以最快速度赶了回来。准确说只有1艘潜艇,也就是在“周宽德”号前方的“香江”号以全速航行,发出了在上百千米之外都能听到的巨大噪声,而另外1艘,“泸水”号则以相对较慢的航速航行,而且始终在“香江”号的后方。
其实,这是非常典型的反潜战术。
“香江”号以全速航行,制造出巨大噪声,就是在充当诱饵,让埋伏在附近的敌潜艇觉得受到了威胁。如果敌潜艇认定“香江”号是主要威胁,并且准备攻击“香江”号,就会被后面的“泸水”号发现,并且遭到“泸水”号攻击。关键是,只要潜艇的威胁还在,敌潜艇就不敢贸然的偷袭水面战舰。
在夜间10点左右,“香江”号回到了“周宽德”号附近。
大约1个小时之后,“泸水”号到达“贺永兴”号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