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在完成兵力调整之后,帝国海军立即组织航空兵,发起针对孟卖港与西方舰队的打击行动。
帝国海军为此出动了2个大队的40架“战-9B”与4个大队的80架“攻-5E”。
机群在24日下午出发。
选择这个时间,主要是得确定有没有摧毁特里凡的远程警戒雷达,保证打击性能能够隐蔽的进行。
机群在起飞后,首先向西南方向飞行,避开了梵罗本土。
在绕过了马尔代夫群岛之后,才转向朝着西北飞行,并且在转向之前,跟空军的加油机汇合,进行了首次空中加油。
随后,机群从西边绕过了拉克沙群岛。
在孟卖港西南大约500千米之外,跟来自卡拉港的支援编队汇合之后,机群进行了攻击前的编组。
当地时间的下午4点50分左右,第一支“攻-5E”编队开始投弹。
按照安排,首先到达的2个攻击机大队重点对付港口里面的战舰,使用的全是空射反舰导弹。
因为有预警机协助,而且目标全都在港口里面,帝国海军在大战爆发前就掌握了梵罗海军主力战舰的信号特征,所以不需要在投弹之前用雷达锁定目标,攻击机全都从超低空进入发起攻击。
即便在投弹后,这些攻击机都没提升飞行高度。
结果就是,直到上百枚反舰导弹从天而降,击中了停在港口里的战舰,梵罗海军的官兵才知道遭到了空中打击。
结果毫无悬念。
前后不到10分钟,孟卖港里的数十艘大型战舰全都遭到了打击。
几分钟后,第二轮轰炸开始。
第三个大队的“攻-5E”携带的是短程空对地导弹,肩负着两个任务。一是继续轰炸那些还没有沉没,或者没有遭到打击的大型战舰,特别是两艘航母,另外就是轰炸港口里面的基础设施。
当时,至少有1个小队的4架“攻-5E”扑向了还没翻覆的航母。
正是如此,后来把击沉航母的功劳算在了这4架“攻-5E”头上。
其实,根据战后勘测得出的结论,击沉2艘轻型航母的其实第四个大队的“攻-6E”。
这20架“攻-6E”最后到达,而且携带的全都是500千克级激光制导炸弹,其中2个小队还是穿甲弹。
准确的说,也就是采用延迟时间引信,而且把延时定为500毫秒。
这个延迟时间,足够让炸弹在击穿一般防御工事的涂层之后引爆,也就能够产生类似于穿甲弹的效果。
当然,击穿战舰的装甲肯定不在话下。
按照安排,这20架“攻-5E”的主要任务是摧毁弹药库、油库等重要设施。
只是,至少有1个小队的4架“攻-5E”飞向了还没沉没的2艘航母,并且投下了激光制导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