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228章 一厢情愿

第228章 一厢情愿(2 / 4)

换成人口密度的话,差距就很明显了。

西北地区还不到3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8%,却供养了3亿多人。北部地区接近50万平方千米,占比为15%,人口也超过3亿。南部地区超过140万平方千米,占比超过了40%,人口还不到3亿。

可见,西北地区的人口密度最高,而南部地区最低。

如果计算农业产值,北部地区则是绝对的第一。

梵罗国的各地总面积在24亿亩到27亿亩之间,为全球第二,仅比纽兰共和国少了不到百分之十,至少都比梁夏帝国多了2亿亩。在粮食产能方面,梵罗国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梁夏帝国与纽兰共和国。

在这20多亿亩耕地中,冈伽罗平原占了4成。

得益于良好的光热条件与充沛的降雨,以及肥沃的土壤,冈伽罗平原一直都是梵罗国的粮仓。依靠4成的耕地,产出了差不多四分之三的粮食,供养了7亿多梵罗人,甚至能用来出口创汇。

其实,梵罗国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之一。

只看自然因素,由冈伽罗河冲积了数千万年才形成的冈伽罗平原,绝对是这颗星球上面最适合农业耕种的地方。拿水稻来说,同纬度地区只有冈伽罗平原能一年三熟,而且不需要大量使用化肥。

从无极高原上冲刷下来的淤泥足足有数千米厚,即便再过几千年都很适合耕种。

关键还有,梵罗国依然是典型农业国,全国有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即便是城市里的居民,也有很多是从事第一产业,或者跟农业相关,比如食品加工与农具销售。

从这个角度看,北部地区的重要性并不在西北地区之下。

虽然在地理位置上,西北地区与北部地区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从西到东,横贯梵罗国的“梵罗河-冈伽罗河走廊”,而这也是梵罗国的基本盘,但是在这条走廊的西南方向上,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缺口,也就是位于德干高原西北、冈伽罗平原西部、在德城南面数百千米之外的马尔瓦高原。

说是高原,其实更像是丘陵地带。

如果把冈伽罗平原说成第一台阶,那么马尔瓦高原就是第二台阶。

也就是说,如果敌人从西边杀入,然后沿着马尔瓦高原向东推进,就能够切断西北地区与北部地区的联系。

更加重要的是,德城所在的西北高原,在地理层面上也属于第二台阶。

说得直接一点,在控制了马尔瓦高原之后,东方联军既可以北上强攻德城,也可以南下征战德干高原,还能向西扫荡冈伽罗平原。反过来,梵军只要丢失马尔瓦高原,就必然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

早在6年之前,梵罗当局就认识到了马尔瓦高原的价值。

前面就提到过,周涌涛出任帝国首辅之前,纽兰共和国依仗SR-71A“黑鸟”3倍音速侦察机率先服役,利用在梵罗国租用的军事基地,对帝国本土进行战略侦察,最终导致严重的军事对峙。

当时,帝国就向巴铁的南部地区增派了3个主力师,摆出了准备在地面开打的架势。

这3个师,只有1个师部署在卡拉港,另外2个师在北面的海尔布尔,直接面对马尔瓦高原。

帝国陆军的战略意图非常的明显,在开战之后全速向东突击。

只要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站上马尔瓦高原,梵罗国必定战败。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