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支增补部队,第17309机步连没有在营长等主要军官阵亡之后溃散,就已经很不错了。
该营没有去波沙湾,是第十七装甲师来到巴铁之后,临时组建的增补部队。
将其编入先头部队,并不是用于作战,而是为其他的战斗营提供保障服务,比如运送燃油等作战物资。
正是如此,第17309机步营位于队伍中间。
因为没有跟第17309机步营取得联系,不清楚交战情况,所以第17102装甲营不得不放慢突击速度。
关键还有,还要把在突击途中遇到的第17309机步营的官兵组织起来。
不是跟随坦克作战,而是去保护停在公路上的运输车辆,准确说是把那些没被摧毁的运输车辆转移到安全地带。
必须得说,像第17102装甲营这样的主力部队,军官的素质绝对不是吹出来的。
当时,该营的指挥官已经想到在粉碎了敌人的伏击行动之后,肯定要发起反击,也就需要补充弹药与燃油,尤其是弹药。持续激战近2个小时,第17102装甲营的大部分坦克的炮弹消耗量已经过半。
所幸的是,在第17102装甲营困在战线中段的时候,梵军的炮击终于宣告结束。
其实是梵军的远程炮兵部队担心遭到轰炸,在凌晨2点30分左右结束了炮击,并且从前沿阵地紧急撤离。
原因也很简单,帝国空军的电子攻击机与防空压制战斗机杀到了。
显然,梵军并不认为那些挂着反辐射导弹的重型战斗机要对付的只是防空系统,不会顺带摧毁遇到的炮兵阵地。
要有必要,用反辐射导弹来打击炮兵阵地,也不是没有可能。
再说,“战-16AD”在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时候,往往会额外携带几枚激光制导炸弹,用来对付那些无需使用反辐射导弹的低价值目标,或者无法用反辐射导弹摧毁的坚固目标,比如说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防空指挥所。
利用这个机会,第17102装甲营稳住了摇摇欲坠的战线中段。
只是,持续高强度作战,第17102装甲营也遭受了惨重损失,能继续作战的坦克已经不到20辆。
以当时的情况,这不算是大问题。
在第17309机步营前面,是第17102装甲营的兄弟部队,即同样隶属于第171装甲旅的第17104装甲营。
论战斗力,第17104装甲营绝不在第17102装甲营之下。
编入先头部队的3个装甲营全都是货真价实的王牌部队,就作战表现来看,这3个营都非常强悍。
在第17102装甲营杀到之前,第17104装甲营已经稳住了阵脚。
关键还有,该营按照由联合指挥机提供的战场信息,正在向东边进发,准确说是前去援助第17103装甲营。
就具体的战术而言,只要能够从东边突破梵军的包围圈,就有望反败为胜。
其实,这也是位于队伍前方的2个装甲营在战斗打响后都在向东突击,没有考虑向西撤退的关键所在。
就只有这一条公路,冲到东边就能截断梵军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