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蹦出来了一个念头,在这次出征之前,编撰一本大明版的儿童科普读物出来,名字就叫《十万个为什么》。
越想他也越是觉得应该,不过如果想要合理一点,,这段时间有些太紧了,还是先让孙林他们先多搜集一点素材,然后等自己回来的时候再择选。
马迪这个时候又变成了香馍馍,被一大群人围在中间询问着各种关于压力方面的知识。
他也不怯场,有一说一。因为年纪小,获得了不少人的赞誉。
做完了一次试验还不够,其他人又在准备第二次试验,想要再次测试一遍,看看结果会不会一样。
还有人询问那个关于大气压的测试试验是什么样的,不过因为没有做出符合朱瞻基要求的铁球,这个试验暂时还不能实施。
当他们看到两个半圆的铁球合在一起,抽出空气,就会变得难以分开的时候,想必会对压力的认识有更充分的认识。
外面传来了一阵喧闹声,紧接着,一位朱瞻基认识的司礼监少监孟良大声叫道:“殿下,陛下急招,请殿下到谨身殿议事!”
众人纷纷停下了议论,看着朱瞻基。朱瞻基向门口走了两步,就看到孟良已经跑了进来。
他跪在地上,手里举着朱棣书房的一支御笔说道:“陛下御诏,着太孙殿下谨身殿议事。”
“发生何事?”
孟良四周看了一眼,却没有说话。朱瞻基也知道自己问的冒失了,这里上百工部吏员,他怎么能将谨身殿发生什么事说出来。
他回头吩咐道:“所有人等,若有意此等试验,只要理由合适,孤都会发放研究资金,以供研究。陈郎中,任何人有志研究,皆不可阻拦,汇报于孤。孤不怕你们花银子,只怕银子花不出去。”
“是,臣等遵命。”
出了院子,趁着李亮他们去牵马,朱瞻基才又问道:“发生何事?”
“两件事,一是以金尚书为首的谈判团抵达东瀛,却在长崎受阻,看来这次东瀛是立志要与我大明作对。第二件事是中山国尚巴志在我大明的支持下,攻进了北山国今归仁城,亲近东瀛的北山国主攀安知在城中自刎身死,北山灭亡。”
琉球只是后世的称呼,现在的琉球还属于三个国家,分别是中山国,北山国,还有一个山南国。
三个国家中山国势力最大,尚巴志原名巴志,亲近大明,被赐姓尚,他也是琉球第一尚氏王朝的开创者。
以后的琉球,直到被东瀛吞并,都是尚氏家族在执掌大权。
朱瞻基知道,金尚书他们在东瀛受到了刁难,显然是东瀛不肯谈,这也宣示着战争一触即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