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虽然怕朱瞻基监国,但是绝不会反对朱瞻基监国。现在他敢反对,明日就会被关进大牢。
至于刑部尚书,是刚被扶持上去的顾佐,工部本来就是朱瞻基的自留地,吴中和宋礼更是不会反对朱瞻基监国。
对于六部堂官来说,个人的政治倾向只是次要的,关键还是要能做事,要会做事,想要会做事,先要会做人。
真正反对朱瞻基这个太孙监国的,主要是中下层官员,还有那些国子监,翰林院的学士们。
众人心思各有不同,但是这个时候,身为百官之首的蹇义必须要说话了。
朱棣不开口,就是要等他先来处理刘顺。
他向前一步,先向朱棣长揖,后侧身面对刘顺说道:“朝廷发布圣旨,乃是根本国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岂容你这等小人打断!”
刘顺听到圣旨要太子殿下前往嘉峪关,第一瞬间的感觉就是绝不能让太子走。为了太子掌握大权,他们已经计划了两年,只等皇上出征就要施行。
来不及细想,他就冲了出来,但是在冲出来的一瞬间,他就已经后悔了。
后悔的不是冲出来,而是不该打扰了王彦念圣旨。如果等到圣旨念完,他出来反对,最多只会被关进大牢,但是现在,小命不保。
跪在地上,他的双腿依旧在发颤,脑子一片空白。
听到蹇义的斥责,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这一刻,没有任何人能救的了他。
他微微抬头,看着前方的青石台阶……。
现在自己死,还能保住一家老小,要是不死,阖家都要被他牵连。
拿定了主意,他抬头说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但是身为臣子,不可对乱命附随。太子殿下乃是圣贤储君,身系大明国祚。
陛下欲亲征,太子殿下万万不可离开京城,此乃关系大明国祚,关系天下万民的大事。
蹇尚书身为尚书,身为议长,当为百官表率,驳回乱命。”
蹇义气的浑身发抖,这刘顺自知大罪,现在竟然胡乱攀附,还要把他给架上去跟皇上打擂台。
哪怕他觉得太子监国,更有利于他控制朝堂,这个时候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保持中立了。
要不然,他一个吏部尚书,当朝议长,被人强行绑架上贼船,这对他的声誉影响更大。
他还欲再驳,却见刘顺一下子站了起来,向着他冲了过来。
他不比刘顺年轻,一时慌乱,被夏元吉伸手拉了一下,顺势就回到了文臣队列之中,让刘顺冲了过去。
朱瞻基看到刘顺冲了过来,登时就明白了他的心意。他一下子站起身来,却不是阻止刘顺自杀,而是让殿中执刀的锦衣卫不要阻拦。
刘顺是必须要死的,即使现在拦住他,也要被斩首。
现在死了,还不用牵连家人,更能博得一个清名。
这比留下他一条命更让他感激。
他一伸手,两边的八个锦衣卫立即停住了脚步。
“太子殿下,你身系大明万民,在陛下离京之际,万万不可离京啊……”
刘顺冲到了朱高炽面前的台阶下,丝毫没有停顿,将脑袋对准了汉白玉台阶的一个角,闭上眼睛,用尽力气撞了上去。
朱瞻基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的头骨凹陷,身子一阵抽搐,等他躺下来的时候,已经是眼神发直,出气多,进气少。
朱瞻基叹了口气,向两边的锦衣卫吩咐道:“抬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