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字显奕,汝南汝阳人,东汉末年幽州刺史,袁绍次子。
袁熙早年随父征战,在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后,被任命为幽州刺史。
官渡之战后,袁绍大败于曹操。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在袁绍死后,袁熙未参与袁谭、袁尚两兄弟的争权。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平定河北之时,袁熙接纳败给曹操的兄弟袁尚。
建安十年(205年),袁熙的部下焦触和张南发动叛变,袁熙顺势逃往辽西乌桓。
建安十二年(207年),被曹操所打败,再前往辽东投奔公孙康,而曹操用隔岸观火之计令公孙康斩杀袁熙、袁尚,然后将二人首级献给曹操。
刘表评价袁熙,称他气度不凡,宽洪大量,且宽裕有度。
汉献帝任命袁绍为太尉,后来又改任他为大将军,并封他为邺侯。但袁绍辞去了侯爵的封号,没有接受。
不久,袁绍在易京击败了公孙瓒,吞并了他的部队。袁绍随后派长子袁谭去青州担任刺史,但沮授劝谏袁绍,认为这样做会埋下祸根,但袁绍没有听从,说:“我想让我的几个儿子各自占据一个州。”
袁绍又任命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
建安九年,曹操围攻邺城的时候,袁谭趁机占领了甘陵、安平、勃海、河间等地,并在中山攻击袁尚。
袁尚战败后逃到故安,投奔袁熙,袁谭则收编了袁尚的全部人马。
建安十年(205年),袁熙帐下大将焦触和张南发动叛变,并对袁熙和袁尚发动攻击,袁熙和袁尚投奔三郡乌桓。
三郡乌桓趁天下大乱时攻入幽州,掳掠了十多万户汉人。袁绍为了拉拢乌桓,封他们的首领为单于,并将自己的族人之女冒充自己的女儿嫁给乌桓首领为妻。
因此,袁熙、袁尚在兵败后投奔乌桓,希望借助外族的力量杀回冀州。
建安十二年(207年)二月,曹操从淳于返回邺城,他准备北征三郡乌桓。
众将都说:“袁尚不过是个逃亡的叛贼罢了,乌桓人贪婪且不讲亲情,怎么会为袁尚卖命?如今我们深入乌桓腹地,刘备一定会劝说刘表袭击许都。万一许都有变,事情就无法挽回了。”
只有郭嘉认为刘表不会重用刘备,劝曹操出兵。五月,曹操到达无终。七月,洪水泛滥,沿海的道路无法通行,田畴请求作为向导,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
军队从卢龙塞出发,塞外的道路完全不通,于是挖山填谷五百多里,经过白檀,越过平冈,穿过鲜卑的领地,向东直指柳城。距离柳城还有二百里时,敌军才得知消息。
袁尚、袁熙与乌桓首领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率领数万骑兵迎战。八月,曹操登上白狼山,突然与敌军遭遇,敌军声势浩大。
曹操的军车辎重在后方,披甲的士兵不多,左右的人都很害怕。曹操登上高处,观察到敌军阵型不整,
于是下令全力攻击,派张辽为先锋,敌军大败,斩杀了蹋顿和其他重要首领,投降的胡人和汉人有二十多万。
辽东单于速仆丸以及辽西、北平的各路首领,抛弃了他们的族人,与袁尚、袁熙一起逃往辽东,还剩下几千骑兵。
起初,辽东太守公孙康依仗地势偏远,不肯归附曹操。等到曹操击败乌桓后,有人劝曹操趁机征讨公孙康,捉拿袁尚兄弟。
曹操说:“我正要让公孙康把袁尚、袁熙的首级送来,不用劳师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