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费用会更高。
所以帝国并没有批准西伯利亚舰队的请求。
就在帝国的犹豫中,这个机会稍纵即逝。
“我倒不希望西伯利亚舰队迁走,如果西伯利亚舰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至少阿穆尔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总督科尔夫这个冬天看样子是要在海参崴度过了,反正他回到伯力也没有什么事可做。
伯力每年的冰封期,比海参崴更久,每到冬天交通断绝,寂寞的能让人发疯。
和伯力相比,海参崴至少充满活力。
“符拉迪沃斯托克有符团足够了。”乔治对符团的战斗力还是有自信的。
如果敌人从海上发起攻击,符团确实是没什么办法。
但如果敌人敢登陆,乔治就会让敌人感受下什么叫绝望。
都不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以符团现在的作战水平,即便让德国人来进攻,乔治依然有信心战而胜之。
至于英国人和日本人的陆军
呵呵,不说也罢。
英国的龙虾兵,一战时期打德国都打出那个鬼样子,也就凭借武器优势欺负欺负清帝国这样的国家,连布尔人都打不过。
至于日本推崇的武士道精神。
如果日军在和符团作战的时候使用猪突进攻,那乔治也不介意让日本人感受下,什么叫金属风暴。
意思就是工业水平和技战术水平实在没得吹,于是就吹战斗意志呗。
“符团能保护整个阿穆尔吗”科尔夫虽然见识过橡团在罗夫诺演习中的表现,符团的兵力规模始终是硬伤。
符团再能打,只有区区一个兵团而已。
关键成立时间并不长,只有一个营是橡团老兵。
那些退伍近卫军哥萨克,能不能适应符团的训练强度,还是个问题。
乔治同样不担心这个问题。
叶罗欣已经不是沙皇的侍从将军了,从普团到橡团,叶罗欣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让叶罗欣指挥一个集团军,叶罗欣可能力有未逮。
让叶罗欣训练一支军团,叶罗欣轻车熟路。
潘琴科反倒不太适应符团。
潘琴科的年龄太大了,无法和符团军官一样,承受和士兵同样的训练强度。
于是在符团成立后,潘琴科虽然还担任符团副团长,实际上已经淡出符团的日常管理工作,担任海参崴要塞的守备司令。
这个工作倒是很适合潘琴科。
叶罗欣正值盛年,对符团的训练工作亲力亲为。